东北网4月25日讯 “取消择校”的消息,点燃了原本就牛气冲天的校区房市场,仿佛一夜之间,各学区附近的校区房价格骤涨,且持续飙升;春节过后的两个月间,校区房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均价暴增2000元,以每个月每平方米增长1000元的速度,创下历年校区房均价增长纪录;一个多月以前,一套使用面积约20平方米的花园小学校区房,成交价格在38万左右。一个多月以后,同类的房子价格已经疯涨10万,成交价为48万元——— “高烧”的校区房
“铁岭校区,24平方米,1980年,42万”;“继红校区,37平方米,1988年,63万”;“花园校区,30平方米,1974年,45万”。
一个多月以来,二手房经纪人徐姐接到的电话大多数都是咨询校区房的。“我上午刚刚卖了一套花园小学校区房,17平方米,成交价43万。”放下电话,已经卖了三四年二手房的徐姐赶紧补充:“这套房是一屋一厨,有四家都看上了,也就一天多就卖了,现在校区房太火。”“别看价格贵,照样能成交,特别是小户型,有一套卖一套。”
每年的开春到5月是校区房的销售旺季,“取消择校”消息的公布,哈尔滨的校区房价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一路狂涨———
使用面积均价达11000元/平方米:
价格再创新高
想让孩子到名声在外的学校就读,购置校区房是不少家庭的头等大事。而随着哈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按学区就近入学,取消择校的消息的公布,校区房更成为抢手的稀有商品。本已令人咋舌的房价,如今一路翻着跟斗,连连创下纪录。
“如果按照使用面积计算,现在花园、继红、铁岭、师大附小等附近的校区房价格都远远超过了每平方米10000元,一些小户型甚至达到了使用面积每平方米20000元,这在哈尔滨的房产市场上还是从来没有过的。”在南岗大世界附近的一家二手房中介,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09年到今年春节前,校区房均价(以建筑面积,下同)一直在每平方米8000-9000元,如今均价已经达到每平方米10000-11000元。其中,增幅最明显的是春节后的两个多月,每平方米均价猛增了2000元,几乎与市内新开盘高端楼盘的均价持平甚至略高,创下校区房价格新高。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刘女士和她的两个朋友在相同的地段分别买下了基本相同的三套校区房,但价格却大相径庭———
同等校区房5个月内价格3级跳:
差1个月多花10万元
同样的面积、同样的地段,基本相同的校区房,5个月里上演了一幕生动的价格三级跳。2009年底,刘女士在龙江街买了一套1991年的校区房,4楼、25平米的使用面积花了26万元。“当初已经觉得很贵了,但孩子快到上学年龄了,也就买了。”
春节过后,孩子英语班的几个家长坐在一起聊起这件事,也都有买校区房的意思。于是,刘女士就在自己家的房子附近帮忙踅摸。“面积差不多,21平米,但是要价就要38万。”刘女士把抄来的买主电话给了董女士。董女士回忆:“本来想讲讲价,结果一起看房的另外3家也都想买,而且都表示现金付款,怕别人抢去,我们一分没讲就38万抢下来了。”
一个多月后,刘女士的同事相中了距离刘女士家500米左右的一个校区房。“上世纪80年代的老楼,还是6楼,里面非常破旧,使用面积22平米,最后成交你猜是多少?48万!几乎比我当初的房价翻了一番!”“董姐买的房子和我们同事买的基本差不多,我们同事这个更旧一些,楼层也差点,前后就相差了一个多月,价格涨了10万!”
校区房里老房子居多,使用面积在二三十平方米的小户型格外受宠,而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基本处于“有价无市”——
小户型成交率100%大户型无人问津:
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
继红、花园、铁岭、复华、师大附小、经纬等名校周围的校区房“烧”得最高、最持久。虽然多数都是老房子,环境、设施、配套远远不如新楼盘,但仍旧是各中介最抢手的房源。
“哈尔滨市的一些名校都位于市中心地带,附近的住宅小区大都建成年份较远,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建成的都有,当时建筑格局现在来看已十分落后、陈旧,基本上都是“三小”格局,即小厅、小厨、小卫,厅也都是暗厅。”温氏房地产经纪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温利农对校区房了如指掌,“可就是这么多缺点,也阻挡不住想让孩子进名校的家长的购房热情,相对于让孩子进入名校接受教育,房子的这些缺陷家长们都可以忍受。”
采访中,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举例:比如南岗继红小学校区内的二手房,2007年校区房均价建筑面积大约为5200元/平方米左右,到2008年均价涨到5500元/平方米,2009年上涨到8000元/平方米以上,今年则达到10000元/平方米;铁岭校区校区房的房价也由2007年均价建筑面积5000元/平方米左右,涨到如今的9500元/平方米左右。他强调说:“价格一年一变,唯一没变的就是小户型的热卖,基本是有一套卖一套,成交率几乎100%。一般不会超过3天就会成交,我接触过的最快的校区房成交速度是三个小时。”随后,他指着房源登记表上几个使用面积在百米左右的房子介绍:“这种大户型基本是有价无市,卖不动。按说这些大户型相对都比较新,不少还有电梯,房子条件好,但价格都在100多万甚至接近200万。不是说买不起,而是能花得起这么多钱的人,根本不会选择来住一栋上百万的旧房子,还不如花个四五十万买个小校区房,解决孩子上学,然后再买个大户型的新楼盘住,两下都解决了,这样比较划算。”一般来说,校区房只要面积过了70平方米,就很难成交。
公产房、三无房、合厨房、没煤气、没暖气……只要是校区房就抢手,房产中介从来不愁“校区”内的二手房——
校区房“出手”间隔逐年拉大:
房源少抬高整体价格
因为是铁岭小学的校区,龙江街这条老街一直是家长们“扫街”的重中之重。这条街上的个别老房子不但陈旧、年久失修,甚至没有暖气、煤气,但为了让孩子能走进名校,要价12万的9平方米合厨小屋也变得抢手起来。
穿过幽深、阴暗的走廊,推开一扇早已看不出颜色的木门,左手挂着一把明锁的小屋就是张先生新买的校区房。“这房子据说是1980年的,但我看要比那早。”张先生一边开锁一边对记者说,“这房子没有暖气、没有煤气,取暖靠自己烧炉子或者用电。”站在空无一物、散发着淡淡霉味的9平方米小屋里,张先生回忆,“第一次看见这房子,我吓了一跳,活了30多年还真没见过这么窄、破的房子,但后来合计,反正也不是为了住,10多万还能接受就买下了。”
交易间隔的拉大也成就了校区房的高房价,“原来一般校区房多在买入3-5年后出手,但随着这几年校区房价格的一路飙升,很多房主都对今后的房价很有信心,所以很多都捂在手里,交易间隔渐渐拉大,这就使得市场上校区房的数量越发稀少,价格越发离谱。”一位专门在校区店工作的房产经纪人分析。
阿什河街、马家街、花园街、邮政街、铁岭街……这些哈尔滨著名的老街,除了承载着城市变迁的印痕,还有一个越来越抢眼的身份——校区。在大多数家长眼里,这些街道上的老楼都闪耀着优质教育的光环,令人无法抗拒。在这一片地区,新建的住宅并不多,校区房基本保持着原有的数量,家里的孩子渐渐长大,但孩子的孩子又面临上学,所以能够拿到市场上出售的校区房比例很小。物以稀为贵,而今年“取消择校”消息一出,这些校区房就更身价倍增。
房子本身已经不是家长关注的重点,重点是从房子到学校之间那条畅通无阻的专用通道,在一些家长心中,那是铺设孩子未来的康庄大道。
调查
1974年、1960年、1958年甚至1930年以前的老房子,如果不是因为它们是校区房,有谁会对它们产生购买欲望?
处校区,八十“高龄”老房子焕发“青春”
毗邻110年历史的秋林公司,东大直街289号楼掩映在一片古旧当中。小楼的底层是鳞次栉比的小店,冲着街面依次排开,透着浓浓的商业味道。很难想象,这是一栋建于1930年以前的老楼,而更难以想象的是这栋已经少有居住的“古董”楼,如今是该路段最为抢手的校区房之一。
两个月前,一位房主来到秋林附近的某房产中介登记要卖校区房,当其写下房子建于1930年以前时,中介的工作人员也被吓了一跳。“听说秋林这一片老房子多,但这么老的房子还是头一次接触。”本以为如此“高龄”的老房子应该少有问津,但没想到感兴趣的还真不少。18平方米的小屋,卖家出价23万,与同期张口就要30万的相比,这套房子的价格吸引了很多购房者。一时间,要求看房的骤增,曾经一度出现5家同时争抢这套房子的局面。
近日,在房屋中介工作人员的指点下,记者找到了这栋砖红色的小楼。楼门口的牌子上清晰地标着“建于1930年以前,保护建筑”。踏着已经缺损的楼梯台阶拾级而上,大多数房子似乎都已人去楼空,只有少数几家似乎还有人在此生活的痕迹。一张张写有“孩子上学求购住房”和手机号码的小纸片,时不时出现在楼梯两侧已经看不出颜色的墙壁上,透露着小楼经常有购房者光顾的现实。一位在附近生活50多年的老大爷介绍:“这楼比我还老,旧房子不方便,都没啥人住了,来往的人也少。前一段有几天人挺多,闹闹哄哄的,听说是这里有人卖房,不少人来看。这一片的房子值钱就值钱在校区房上,要不然这么老的房子谁要啊!”
在多家房屋中介的校区房登记表上,记者看到1958年、1960年、1974年的“古董”房也为数不少。这些早已淡出人们视线的老房子,只因地处校区,近来反而成为购房者的热选。让“古董”房再次焕发“青春”,校区的魅力可见一斑。
调查
2007年左右,一套校区房与紧邻的同规模非校区房价格也就相差两三万元;2009年,这种差距被拉大到七八万元;近来,这种差距竟然达到了一倍……
“坡上”“坡下”,使用面积每平方米差一万
铁岭街并不算长,一段大约百米的坡路让这条平直的街道多了些起伏,而起伏更大的是坡上坡下相去悬殊的房价。
铁岭街地处校区,是家长们购买校区房的重要地段。但“十里不同天”,这条街上不同地段的房价目前却相差近一倍之多。据资深房屋经纪人介绍,这条街被划分在不同的两个校区,居民们都习惯性地用往儿童公园方向去的一段坡路来划分。多年来,“坡上”属于一所名校,“坡下”所属校区名声相对小些。按很多家长心里的名校标准,“坡下”则是非校区。记者现场走访,一位住在“坡下”的女士介绍:“虽然‘坡上’、‘坡下’描述学区分割不那么准确,但大致上差不多。我们这边的房价现在基本是使用面积10000元/平方米左右,坡上的要比我们高一倍,他们那边的房子使用面积差不多要20000元/平方米,我们两边的房价相差一倍。”
记者从房产交易市场获悉,2007年左右,一套校区房与紧邻的同规模非校区房价格也就相差两三万;2009年这种差距被拉大为七八万;而近来学区房价格的疯涨,则进一步加剧了学区房与非学区房价格的差距,创下了学区房与非学区房价格差的新纪录。同时,南岗校区房价格目前与道里校区房价格的差距也不断增大,南岗大约高出道里5000元/平方米(按使用面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