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尔滨路改工程引进节能技术 粉煤灰修筑主干路寿命15年
2010-05-07 10:28:4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王树波 王媛
东北网5月7日讯 将废弃的粉煤灰应用于路改工程建设中,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还可以提升道路承载能力。记者从“十佳优质工程竞赛”组委会获悉,哈尔滨市今年实施的路改工程广泛采用了这种“二(三)灰碎石结构”的节能技术修筑道路基层,快速路、主干路可达到15年的极限承载状态,即在正常维护的基础上使用寿命至少可达到15年;次干路、支路达到10年极限承载状态。
据介绍,“二灰碎石结构”是由粉煤灰、白灰、筑路用碎石和水按照一定比例和规定拌合而成的集合材料,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养生而形成的半刚性道路基层结构板体。为提高其早期强度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就成了“三灰碎石结构”。这种结构具有造价低、耐久性好和后期强度高等优点。其最大优点是大量利用了火力发电厂的废弃物———粉煤灰。
据了解,哈尔滨市的城市用电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城市周边的火电厂每年要产生数百万吨的粉煤灰。上世纪90年代以前,哈尔滨市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简单处理,既占用大量耕地,又浪费城市地下资源。为此,市城建委组织科研人员开展了利用粉煤灰修筑道路应用技术的科技攻关,1997年在红旗大街改造工程中首次采用二灰碎石修筑道路基层。实践证明,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节约建设资金,还可以极大改善原来灰土结构道路的承载能力。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