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兴凯湖第二海洪闸。东北网记者 顾硕摄 |
![]() |
兴凯湖掠影。东北网记者 顾硕摄 |
![]() |
兴凯湖农场楼房建筑。东北网记者 顾硕摄 |
东北网6月4日讯(记者 顾硕)矗立的脚手架,轰鸣的推土机,高高的吊臂车,汗滳如雨的工人,勾勒出兴凯湖这颗“水上明珠”的勃勃朝气和无尽活力。这是牡丹江分局兴凯湖农场党委倾力打造“兴凯湖畔第一靓城”,加速实现城镇建设提档升级的又一写照。
在两年来的小城镇建设中,兴凯湖农场始终坚持“三高目标”,即城镇规划高起点定位,城镇建设高标准实施,城镇管理高效益运作的工作思路,结合自身实际落实总局党委抓城、强工、带农的发展战略,不但使小城镇建设成了拉动农场各行各业经济链条的主动力,更源源不断地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奇。
2009年,兴凯湖农场楼房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一年内盖起了15栋楼,整体搬迁5个居民点,场部人口由原来的3000余人猛增到了1万人,投资200余万元把第二管理区建设成了一个在垦区内都叫得响的新型管理区,实现了农场党委在职代会上提出的“办公条件现代化、生活环境幽雅化、文化氛围立体化”的基层小城镇建设承诺。2006年至今仅用四年的时间建修了白色硬化路面160余公里,全面实现区区通、队队通。今后两年还将投资6000余万元,彻底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上下水”问题。
兴凯湖农场是一个水稻专业化场,在垦区范围内不算经济强场,甚至可以说是条件很不好,可是两年来这里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如此之快,原因何在?兴凯湖分公司总经理吴向东说:“我们是以打造‘兴凯湖畔第一靓城’为奋斗目标,以抓城带动各业主为新时期的工作重点,全力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大跨越。”
在2010年春节前召开的职代会上,农场党委又投出了一个“重磅”目标:年内整体拆迁8个居民点,向场部搬迁人口4000余人,建设楼房面积14万平方米,投资近两个亿。百姓虽然震惊,但更多的是振奋,因为他们知道,如今的党委一班人是一个目标一股劲,有章有据搞建设。
兴凯湖农场原是北京公安五处的一个劳改农场,各项基础设施较差,虽然1984年以来在城镇建设上陆续投入,但是基本上处于一个跟跑的状态。两年来,新一届领导班子站在现代代小城镇建设的高度,大胆地实现了“新旧对接”,高水准地开展了最新的规划设计工作,通过不断地调查研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规划体系。2009年编制完成了《农场小城镇建设规划》、《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实施方案》等多个综合性规划。目前,兴凯湖公园改造、新兴商业城等规划正在加快推进中。全场已初步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基础、专业规划指导建设覆盖全场的比较完整的规划体系,更加科学地指导着农场的各项建设。
今年,农场申报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为城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载体。通过在全场范围内先后开展的“场容环卫体”知识竞赛以及“创建景观路”、“创建无违章街道”等活动,不但有效地改善了小城镇环境,更提高了小城镇管理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