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引龙河农场构建一城多区新格局 职工住进复式楼
2010-06-23 15:56:0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岳云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引龙河农场管理区内的住宅楼。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东北网6月23日讯(记者 岳云雪)在加快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引龙河农场保留了距离场部20公里以外的四个管理区。走进农场的第四管理区,过去破旧不堪的老房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街道,漂亮的复式住宅楼和优美的庭院绿化,处处展现着农垦新区的魅力。

  我省垦区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因为有些连队和作业点距离农场较远,所以一些较大的农场在撤队并区过程中,实行了“一城多区”的规划格局。引龙河农场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如今的管理区面貌已今非昔比。管理区的职工生活的和搬进城镇中的职工生活同样美好。

  记者走进职工方宇中的新家,映入眼帘的是看着让人羡慕的复式楼。方宇中告诉记者说,孩子住在楼上,他跟老伴住在楼下,互相不打扰,很是方便。房子有80多平方米,加上车库一共才花了6.2万。方宇中说:“原来我们住的都是土房,做饭要烧豆秸,现在不用烧炉子了,下班后做饭快多了,还很干净,我们现在的生活跟城里人一样。”

  第四管理区离场部较远,在撤队并区改造时就被保留下来了。居民看着别的管理区的职工都搬进了场部,自己还住在20多年的老房子里,很不满意。但令职工没想到的是,保留下来的管理区改造迅速,如今职工都住上了复式楼,集中供热改造也在同步进行中。去年又新建了自来水厂、扩建了管理区医院,现在管理区的环境一点也不比场部差。种植户丁海金高兴地说:“我们没有被撤离的管理区职工现在收入不比城镇职工差,我种了300亩左右芸豆,亩效益就是400元左右,一年收入达12万,一年就忙一个月,其余的时间我还可以做点别的。我们这里生产的芸豆深受海外消费者的喜爱,仅我们管理区每年的收益就能达到1500万元以上。”

  “今年,第四管理区增设管理区到农场的班车,职工到场部办事也十分方便。同时投资1400多万元新建农机停放厂、粮食晾晒场和秸秆气化站等重点项目,继续加大管理区配套设施的建设,我们要让管理区职工生活的同样美好。”第四管理区主任蒋咏昌告诉记者说。

  引龙河农场第四管理区是众多管理区中一个较为成功的代表,引龙河农场的成功改造为我省垦区其他农场管理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