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冰城变“火炉”:消暑产品热销 苦了户外作业人
2010-07-04 09:26:0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慕海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4日讯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个等级,分别用黄、橙、红三种颜色表示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今年6月,哈尔滨市气象台先后发出5个高温预警信号,两个黄色信号、三个橙色信号。“外面热吗?”

  “不热,今天才32℃。”

  这是7月2日记者在采访时听到的两位哈尔滨市民的对话。32℃,往年这个温度对冰城哈尔滨的百姓来说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大热天了,可是今年却大有不同。6月份,市民们经历了两轮“高温”之后,32℃对于哈尔滨人来说已经算相对“凉快”的天气了。

  高纬度、少雨、暖高压脊

  造就“火炉天”

  6月9日13时39分,作为我国最北部的省会城市哈尔滨,最高气温达到36.0℃,气象专家对比历史资料发现,这个温度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哈尔滨市出现的同日最高气温。

  随后几天,哈尔滨市的最高气温一直盘踞在36℃、37℃左右,白天最高气温在30℃以上天气持续了近10天,这让习惯过清凉夏季的冰城人着实地感到有些吃不消。然而,第一波火炉天刚刚过去不久,冰城再次被“烤”,来势也更加凶猛。6月24日,哈尔滨市最高气温达到了36.9℃,而“神州北极”漠河竟出现了39.3℃的历史最高温。据省气象台数据显示,当天黑龙江省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3℃,多个测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有近10个测站最高气温突破39℃。

  哈尔滨市气象台的高温预警信号不断发出,等级也由“黄色”等变为“橙色”,“盛夏的阳光像蘸了辣椒水,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阴凉地。”哈尔滨市气象台6月24日发出的城市天气预报中,这样形容冰城的天气。这一轮“火炉天”在冰城一直持续到6月27日才被冷涡驱散。

  今夏的持续高温,与去年夏季的持续多雨形成显明对比。哈尔滨市气象台数据显示,去年6月份,哈尔滨市只有两天最高气温达到30℃以上,也都不到31℃。是什么原因让今夏的冰城如此“火爆”?据气象专家介绍,三大主因造成今夏“冰城”变“火炉”。6月份多是高温少雨的天气特点,是造成极端高温天气的第一大诱因。据介绍,哈尔滨多雨的时节一般是在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6月份普遍高温少雨,因为缺少降水的有效调节,温度不断积聚,就容易在6月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相比之下,我国南方很多省份因为有降水及时调节,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可能性就小些。

  另外,受上空暖空气团影响,大陆干暖气团稳定少动,同时近期全省以晴天为主,太阳辐射增强,导致近地面大气明显增温,势力强大的暖空气加上地面晴空辐射的共同作用,使得黑龙江省出现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夏季纬度越高的地方日照时间就越长,气温自然就积聚上升,这是高温另一原因。第三个高温诱因就是6月份的全省大范围还受一个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大的暖高压脊控制,水气条件不充分所致。“火炉天”:火了“冷”经济

  毫无疑问,哈尔滨几十年不遇的“火炉天”让盛夏里的“冷”经济随着气温一路飙升,大到空调冰箱,小到拖鞋扇子,所有与“消夏”有关的商品,今年的销量都是“涨”声一片。


 

  空调卖空风扇断货

  “以往顾客来买空调,都要货比三家,选择综合性价比最好的,质优价廉、适合自己家的机型、自己心仪的品牌……可是现在首先是问‘什么型号的有货’,然后是‘什么时候能给安装’,原来最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了如今空调销售的最关键问题。”哈尔滨正阳家电商场刘经理这样形容现在空调销售情况。据刘经理介绍,6月份的高温天让空调的销售和售后安装出现了“排队等”的现象,所有品牌的空调全部货源紧张,适合家庭使用的普通机型都缺货,即便是在有货的情况下,送货也要等两三天,安装要排七八天,购机十天后能用上那就相当不错了。“6月10日至12日、6月25日至27日,这两波火炉天里,我们的空调销售额每天都近百万元。”刘经理说。据了解,由于销量猛赠,缺货断货,目前哈埠空调市场全面呈现供不应求局面,很多消费者为了能尽快使用上空调,都放弃价格上的考虑,选择一些高端产品。

  与空调一样,电扇、空调扇的销售也是火爆空前。正阳家电赵经理介绍,销量平均上涨三到四倍,有一个品牌的电扇销售是去年同期的10倍。“现在每个品牌电扇展位上都要七八名工作人员一起忙,到了周六、周日,工作人员都体力不支了,热销品牌常出现断货缺货现象。”赵经理说。

  哈达西瓜日销近700吨

  大热天里最适宜的水果当属西瓜,往年到了7月中旬才开始热销的西瓜今年提前了一个月。水果批发商曹先生告诉记者:“哈尔滨市西瓜一般在农历五月开始上市,农历六月是西瓜大量上市的旺季,因为天热今年西瓜旺季提前了近一个月。”据哈达市场果品部统计,今年6月哈达西瓜到货量20841吨,日均销量近700吨,西瓜销量提前进入旺季。

  “忙不过来了,最热那几天我们管理层的人员、甚至连董事长、经理全都到一线卖冰糕、卖冰棍。”南极冷饮有限公司的李殿海经理说。“冷饮这一行是‘看天吃饭’,天一热人就多,天一凉销售额立刻就下来。”李殿海说:“6月的大热天对我们来说是天赐商机,一个月销售额达到110万元,比同期平均值上涨了30%左右。”据李经理介绍,因为去年是个“冷夏”,所以公司采取很多新的销售措施,推出很多新的冷饮品种,以保证销售额不回退。但是上个月突然袭来大热天,光是冰糕、冰棍老产品,就已经让冷饮厅推不开门了。

  市游泳馆日接待2000人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温天气让哈尔滨市各大游泳馆的接待人次也在飙升。记者从哈尔滨市游泳馆了解到,每年进入暑期是游泳接待人次的高峰时段,每天在1000人次左右,一般6月份的日接待人次在700左右。但是前几天高温天气时,哈尔滨市游泳馆的日接待人数达到2000人次,这对游泳馆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也是一个考验。

  常年在哈尔滨市游泳馆游泳的刘先生告诉者,最近那几天,大家都不是来游泳的,是来避暑戏水的,很多人都不会游泳,来游泳馆就是为了泡在水里,因为人数骤增,感觉有些混乱。带着女儿在报业大厦游泳馆里戏水的陈女士认为,到了酷暑天亲水是最好的消暑方式,可是哈尔滨现在缺少戏水场所。“我和女儿都不会游泳,也不是为了锻炼身体才来游泳馆的,如果游泳与戏水的场所能分开就互不干扰了,哈尔滨游泳馆不少,可是室内戏水场所一个也没有,这真是个缺陷。”陈女士说。


  “火炉天”:苦了户外作业人

  “烤化”了户外作业人

  突然来临的酷暑天,让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等户外作业的人群叫苦不迭。

  今夏正值哈尔滨路桥改造工程地关键时期,为保证工期,三十七八度的高温下,建筑工人们真正是浑汗如雨。林海峰是文昌桥工地上的工人,他说他在施工队干了快五年了,南方城市也去过不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烧烤天”。林海峰的活儿是运送钢筋,他说最热的那几天他全身上的衣服不知道被汗打透了多少遍,每天工友们糖水、茶水、盐水不停地喝,间歇时间最痛快的事就是把头扎进水盆里。为了防止中暑,他们都先喝点霍香正气水,一听天气预报说会有雷阵雨,大家都高兴地欢呼。

  每天要在马路上不停地走着扫着的环卫工人,也经历着酷暑考验。在道里区爱建路和上海街上负责清扫工作的韩占荣对于酷暑和严寒已经有足够的应对经验,因为干这行20多年了,啥天设见过,可是对于今年的火炉天,韩大姐也有些措手不及。“三十七八度的太阳下做日常保洁工作,这对我们环卫工人来说真是体力和毅力的考验。”韩占荣说:“那些天我每天从家出来都灌一瓶淡盐水,白开水在这种天气里已经不够劲了。”韩大姐说上午盐水,下午可乐很管用,最高时她一天喝下了5大瓶可乐,就靠这种方法坚持着,坚守着“我的‘地盘’”韩大姐总是这样形容她工作的爱建社区,她说:“不论严冬还是酷暑,我的‘地盘’我要负责到底。”和韩占荣一样,哈尔滨每天有万余名环卫工作,在酷暑下坚守着自己的“地盘”。

  忙坏了急诊室医生

  在6月份的第一波火炉天出现之时,哈尔滨市的一位壮年搬运工重度中暑而不治身亡,据医生介绍,他是由于中暑而引发热射症,体温达到42℃以上,心衰休克、昏迷,抢救无效而亡的。

  记者从哈尔滨市各大医院的急诊室了解到,由于突然出现高温,各医院都收治了很多中暑患者。中暑、腹泻、空调病等患者较往年增加了很多,由于高温市民们普遍使用凉席,以前南方多发的“凉席性皮炎”今年也在哈尔滨市频发。记者从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了解到在高温天里,胃肠炎、重感冒、心脑血管疾病和被宠物咬伤的四类患者都明显增加。

  据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宇新介绍,很多胃肠炎的患者是在街头大排档就餐或是食用隔夜未冷藏的剩饭引发的,由于天热食物保鲜效果欠佳导致这类患者增加的主要原因。另外虽然天热但是重感冒的患者却突增,主要是因为长时间开空调、开窗睡觉引发,这类患者多是年轻人,到医院就诊时高烧不退,有的体温达到40℃,部分患者还发展为肺炎、肺感染。同时由于天热,宠物的情绪也会出现烦燥,被宠物咬伤的患者明显增加。王宇新介绍,医院收治的被咬伤患者中,很多都是宠物的主人,大都是在宠物狂燥主人安慰的过程中被咬伤的。

  王医生提示市民,炎热夏季不要过多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要尽量待在家中避暑。建议合理、规律地饮食,喝一些淡盐水,不要过量吃冷饮,注意饮食卫生;体力劳动者在高温烈日下或密闭不通风的环境中作业,应分批分量地干活儿,降低体温,预防热射病的发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