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记依安县依龙镇丰林村党组织书记袁宝春
2010-07-19 13:39:02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9日讯 在2009年4月14日揭晓的依安县第七届十佳公仆评选结果中,依龙镇丰林村党支部书记袁宝春榜上有名,得票位居第二名,他还被推荐为齐齐哈尔市第七届十佳公仆候选人。对于这个结果,了解袁宝春的人,都说,当之无愧。今年43岁的袁宝春于1994年只身来到哈尔滨,开始了10年的创业生涯。在这十年间,他带出务工的农民从几人增加到300多人,他也成为哈尔滨市建筑五公司年薪10万元的管理者。

  16年前,他怀着创业的梦想和永不言败的激情,走进省城哈尔滨,成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员。10年间,在哈尔滨市政建筑公司一分公司顾新生老板的栽培下,袁宝春建设12栋大楼,通过打工,他圆了自己的发家梦。6年前,袁宝春在村委会主任李广峰以党票向镇党委担保、党委考察后,放弃了在哈尔滨10万元年薪和更好发展的机会,载着致富乡亲的理想,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开始了为百姓操心、替百姓圆梦的历程。

  丰林村土地资源贫瘠,过去是“黑土地,破皮黄,干使劲,不打粮”,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光靠种地不仅没有发家,而且一遇灾年就赔个底朝天。2004年春,丰林村债务达到了990万元,袁宝春在乡亲们期盼的眼神中走马上任了。

  袁宝春回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村里债务和土地进行调查清理,一个月下来,清理出过去少部分农民白种、多种的土地近500亩,通过林权转让、机动地发包、追缴欠款等多项措施,卸掉债务930多万元。

  “单纯依靠土地没有希望!”袁宝春觉得:必须在土地以外寻求发家致富的新路子。2005年,县里发出了大力发展奶牛生产的号召,袁宝春看到:机会来了!他带领全体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回来后挨家挨户作农民思想工作。为了让农民尽快行动,袁宝春动员有存款的五哥袁成春、六哥袁丰春还有他的妹夫和侄子带头买奶牛。很快,33头奶牛落户丰林村,有效的调动了其他农民购买奶牛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农民购买奶牛资金难题,袁宝春多次跑银行、信用社等部门,以锲而不舍为百姓诚心诚意办实事、好事的精神,感动了金融部门,分两次为丰林村发放奶牛专项贷款80万元。

  丰林村过去没有养过奶牛,为了让农民尽快掌握技术,袁宝春请来畜牧兽医师到丰林村讲解饲养奶牛常识,买来奶牛饲养技术光碟进行刻录,免费发放到各家各户。同时,袁宝春在“招商引牛”上动脑筋,从齐齐哈尔等地引来了杨宇、刘江等5户有养殖经验的大户,不仅让村民看见养殖效益,又在生产中向农民传授技术。杨宇2006年来的时候有16头奶牛,如今已经发展到了42头,年收入18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张忠一家从购买第一头奶牛开始,已经发展到13头,全家留下45亩做玉米青贮,其余土地全部流转。现在养殖7头奶牛的吕义说:“养奶牛,像上班一样,旱涝保收,1头奶牛一年纯挣5000不成问题!”搬出丰林村30年的卢振财在龙江县养殖奶牛,看到家乡奶牛生产的好形势,把自己养殖的32头奶牛全部带回了丰林村,还引来了3户养殖户40多头奶牛。

  在发展奶牛生产中袁宝春得知,机械化榨乳可以提高鲜奶收购质量和价格,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为此,他请求在哈尔滨时的经理顾新生对丰林村给予支持。顾新生被袁宝春的创业激情所感动,投资42万元建设了1200平方米厂房、30个榨乳机的榨乳站,免费为农民榨奶。目前,丰林村奶牛生产从2006年由零起步,已发展到700多头,今年将突破千头大关,鲜奶交售量也将由2008年的千吨增长到1500吨,仅此一项,丰林村农民人均收入可达7000元。丰林村一跃成为依安县奶牛第一村。

  2007年秋季,袁宝春在贯彻县委“四区轮作”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中,针对农民习惯了传统种植、对“四区轮作”不了解的实际,先后召开20多次班子会和村民大会,统一了思想。2008年,丰林村实现了“四区轮作”整村推进,在经营方式上采取股份经营和分户经营两种模式,新打机电井9眼,全村有129户485口人自愿拿出4000亩耕地入股,成立了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规划23个连片方,规模种植甜菜、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其他分户经营的土地,也全部以林带网格为单位,规划17个连片方。为了应用马铃薯良种,袁宝春2008年4月中旬到克山农场,购进60吨马铃薯种薯。这期间,他75岁的母亲突然发病,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过世,全村百姓自发的为老人送行的时候,作为母亲最小的儿子,他没有来得及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村民们在种植马铃薯时说:“咱们种下的是种子,收获的的可是袁书记的情意啊!”


 

  2008年,丰林村甜菜、马铃薯、大豆、玉米等作物实现了机械化播种。袁宝春说:“过去是村干部领着农民种地,现在是村干部领着机车种地,要实现机械化,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丰林村实行“四区轮作”,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水平,亩效益平均可提高20%。目前,全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仅100多人,其他60%劳动力养殖奶牛、外出务工,实现了多渠道增收。

  丰林村地理位置偏远,一到雨季,村屯道路泥泞不堪,村民农田作业和出行都十分困难。2007年和2008年,袁宝春抓住扶贫开发的政策,带领村民修建了10公里白色路面,四通八达,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同时,还为4屯的72户200多口人安装了自来水。

  2009年初,袁宝春针对全村仅有7所砖房、其余全为土坯房的现实,组织全村农民就泥草房改造问题展开大讨论,就改不改、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共同议决。通过座谈讨论,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现在国家有政策,泥草房改造给补贴,有帮建单位帮助,还能贷款,自身也有一定的投入能力,应该在居住条件改善上迈出重大步伐。于是,丰林村启动了撤并5个自然屯、建设一个中心村、建设农民公寓楼的民心工程。农民公寓区占地面积16200平方米,其中农民住宅楼为4栋5层,建筑面积20413平方米,仓房3840平方米,楼区内休闲文化广场9000平方米,全村240户全部入住农民住宅楼,户均住宅面积83.39平方米,户均仓房面积19.2平方米。公寓楼总投资2348万元,采取农民拿一块、银行贷一块、泥草房改造资金给一块、帮建单位出一块等措施解决。

  与农民住宅楼配套相关的工程十项:一是建设日产1000立方米沼气池,解决农民生活燃气问题;二是建设秸秆固化设施,解决农民取暖问题;三是搞好上下水建设,保证楼房上下水畅通;四是建设240个仓房,解决农民日杂存放问题;五是安置绝对贫困户,解决部分弱势群众无力投楼问题;六是进行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硬化,优化楼区环境;七是建设卫生所、计生服务室、文化室、超市、饭店等服务设施,满足农民生活需要;八是建设1.2万平方米2000头奶牛饲养小区,解决人畜分离问题;九是辟建一处农机具停放场,解决农机具存放问题;十是辟建一处小菜园,解决农民吃菜问题。丰林村农民公寓建设工程于4月29日奠基,4月30日破土动工,6月29日主体工程封顶,12月24日举行了集体乔迁仪式,全村240户农民全部入住。配套工程大型沼气池、秸杆固化站、冬季取暖锅炉、上下水、楼区内环、外环水泥路面9条1800延长米、楼区内16盏路灯、卫生所、超市、饭店、理发店等已经配套。

  今年5月,丰林村农民公寓楼二期工程已破土动工,二期工程共建设农民公寓楼四栋,吸纳周边的自强村和奋斗村两个村的村民共计260户入住。

  如今,丰林村在思想和生产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上还面临底子薄、资金短缺等诸多难题,袁宝春乐观的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想办法,往前走,别退缩,就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丰林村在短短几年中,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袁宝春领导的丰林村,是2006年全县农业生产先进村、奶牛生产先进村、2007年“四区轮作”秋整地先进村、2008年土地规模经营先进村、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党组织,袁宝春被评为2006至2008年度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2007年袁宝春被评为齐齐哈尔市第27届劳动模范、2009年依安县十佳公仆,在2009年齐齐哈尔市第28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丰林村被评为先进集体。2009年袁宝春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