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升学就业压力大与父母沟通困难 高校留守生追求自由空间
2010-07-21 14:36:3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杨霄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1日讯 多数哈市高校放假有一周了,然而记者发现,黑大、哈工大等高校校园并没有因此而冷清下来。宿舍区、食堂里人头攒动,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不少不愿按时回家,情愿留守学校的“宅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留守学生除部分低年级贫困生外,大部分是高年级学生,升学、就业压力大,与父母沟通不畅成了他们留守学校的主因。

  “不想回去,父母一见我就问我考研和工作的事。”黑龙江大学即将上大四的学生吴萌表示,与其在家听长辈唠叨,不如多花些时间留校复习功课,等明年寒假考完研了,再回去,心理反倒轻松。吴萌说她并不孤单,同寝两个学生为了积累工作经验,提前找了单位实习。

  哈工大即将上大三的学生李欣显然还没感到升学、就业的压力,李欣告诉记者,她不回家只是想让自己调整一下。期末考完试后,她一口气在网上下载了20多集韩剧,打算每天留在寝室看,这段时间,饼干和方便面成了她的主食。家里没有电脑,也不能上网,“宅”在学校,对于李欣来说,是一种经济成本较低的调整。况且回家父母总是唠叨个没完,这个做的不对,那个做的不好,不如在学校自由。

  中国调查网2009年12月一项名为“大学生与父母关系如何”的调查显示,有39%的大学生与父母不能互相倾诉心事,32.4%的大学生与父母不能换位思考。这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缺乏,严重影响了家庭关系。

  记者走访中发现,随着年级增高,回家这个词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一到放假,就有一些同学来问,澡堂几点关门,水房还开不开。”哈尔滨工业大学宿舍楼的一位楼管员说,这些留守学生大多是高年级的,新生一般都一放假就回家了。李欣告诉记者,她们班上40多个同学有11个人放假后还留在学校。而她大四师兄的班级,暂时留校不归的人占到一半左右。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们除了贫困家庭学生,基本上一放假就全都回家了。哈医科大学药学院书记张红梅认为,低年级的学生,还没完全走过“心理断乳期”,对家庭依恋感较强,而高年级学生,独立人格得到发展,对大学生活的环境也逐步熟悉,因此对家庭的依恋感会逐渐减少。

  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表示,这些留守学校的学生中一些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压力,选择在学校为梦想而追逐,这是积极的做法,而另一些人选择暂时把自己藏在相对“安全”的宿舍里,用看电影等娱乐方式分散注意力,这可能是他们在求职或考研复习等高压力情境中,对未来产生不确定性,想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暂时保护自己,回避家庭压力的目的。他建议这部分学生要尽快调整情绪,如果能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从家庭成员中得到心理支持,对缓解自身心理焦虑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