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市房价井喷式上涨 百姓戏称“放你血”
2010-07-22 08:51:25 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作者:苏守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7月22日讯 6月19日,本报3版头条新闻又让人一惊:《我市商品住宅均价突破5000元大关》。从2008年至今,鹤城房价犹如脱缰的野马,拦也拦不住。房价井喷式上涨,谁是推手?是建材涨价?还是社会需求?是……?房价两年翻番涨,普通百姓怎么想——

  市场经济调控实施多年,老百姓对物价的涨落早已不以为然。然而,对于某种商品的价格短期间的大起大落,却让老百姓有些担惊受怕。面对逆市上涨的商品,老百姓只有顺受的调侃——大蒜“算你狠”、绿豆“逗你玩”、蔬菜“数你贵”……那么房价呢?这得要用句狠词儿,房价“放你血”。

  你狠我躲,你玩我看,你贵我省,到了“放血”的时候,老百姓可就吃不消了。

  鹤城房价自2008年夏季开始上涨,不到两年便翻了一番。这匹野马虽然被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套上“笼头”,可还是制止不了它的狂奔。6月19日,本报3版头条新闻令人醒目:《我市商品住宅均价突破5000元大关》。每平米5000元!普通百姓要买70平米的楼房,就得“血书”天文数字。

  为了细听这房价的“涨”声,记者做了大量采访工作,全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华说是社会需求拉动,中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胜道是建材涨价是推手;政府有关人士对此噤若寒蝉,普通百姓闻听房价怨声一片。众人拾柴火焰高,推手越多房价越高。这些推手从何而来?谁能出手推开推手?

  房价咋就接不上轨?

  这些年,我们总吵吵和国际接轨。这话说得不错,不和国际接轨,我们怎么能加入WTO?不和国际接轨,我们怎么能赚得那么多的外汇?不和国际接轨,我们的社会怎么能发展的这么快?和国际接轨,车价下来了,数码产品价格也下来了,可是房价却怎么也和国际接不上轨,美国次贷危机,让房价大跌,我们却逆势上涨。要想和国际接轨,就按国际经济轨迹运转,那么,国际房价标准是怎么恒定的呢?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人均月工资可买一平方米住宅;另一种是家庭年收入的6倍购买一所标准住宅。

  既然要和国际接轨,我们就捋着这两条轨道往前跑。首先是人均月工资购买一平方米住房。据市统计局数据,我市去年城镇人口年人均收入为11986.6元,每月平均收入为1000元,照此接轨,我市房价比国际标准高出5倍。其次是家庭年收入的6倍购买1所标准住宅。也按市统计局数据计算,我市去年城镇人口人均居住面积为23.9平方米。按一家三口算,户标准住房面积应为72平方米。一家三口年收入为3.6万元,在乘以6是多少钱?21.6万元!可要买72平方米的商品房又得花多少钱?本报6月19日的新闻已经给出答案,72平方米乘以5000元等于36万元。36万元减去21.6万元,还有14.4万的窟窿,拿什么来堵?如此算法我们还是和国际接不上轨。房价上涨,是全国的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新房目前均价为1.5万元,我市为0.5万元。北京房价是我是房价的3倍,以此看来我市房价并不算高,因为“脚”的价值不能与“心脏”相比。可北京的年人均收入是48444元,比我们高出近5倍。北京房价上涨是“冷水煮青蛙”,我市房价上涨却来了个“窜天猴”,难怪老百姓一时难以接受。房价井喷,压力何来?价格拉动还是需求拉动?

  寻找压力,刨根儿问底儿,记者首先找到了北大仓集团全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华。赵总经理说:“我看房价上涨主要推手是需求。我们开发的阳光花园小区虽然均价涨到每平米4000多元,可还是供不应求,上半年销售800多套现房,其中有三分之一购房者是县城和乡镇来的。一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勾来了大批乡下人。除此之外,80后结婚高潮也为这高烧的房地产添了一把火。”赵总经理这些话记者在产权处得以认证。而中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胜在这“需求说”上又亮出了“建材涨价”的推手:“房屋建设标准逐年提高,防寒玻璃不仅三层而且还要采用低辐射low-e材料,外墙涂料变瓷板,每平米增加500元。防寒笨板为了防火改成岩棉板一项增加30%,再加上大跨度楼板、电梯等,新房造价能不提高么?就连人工费也比以前提高了一倍。”

  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成本和利润组成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的价格能不上涨吗?然而,仅仅有成本和需求这两只手是推不动这么高的房价的。这其中会不会发生有“水与钻石”之争而产生的外力呢?钻石,可有可无,可它却价格昂贵。因为它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水,虽然是生命之源,可它却价格低廉。因为它是大气循环的丰富资源。房地产是建在土地上的,土地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所以,一些富绅买房保值、抄房增值也就顺理成章了。

  老大要回顺城,小N要进鹤城

  房地产价格飞涨,原因有许多。但是前面说到的需求拉动却是诸多原因的主流之一。

  在龙沙区斜阳街农贸市场上百个摊位中,有百分之七十是来自农村脱离土地的新型商人。户籍制度的改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再加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忽悠,使得大批农民脱离土地,走进城市。他们有的在企业打工,有的在街头做生意,刚来的头几年租房生存,七八年后有了些积蓄便买房欲在城市扎根儿。在斜阳街做了十余年生意的张喜福便是这成千上万的进城农民大军的一员。张喜福十年前带着老婆孩子从青岗县柞木乡来到鹤城。小两口奔波了七八年后,买了一座80米的楼房,这两年生意又有斩获,又置办了一座小型农场。张喜福在鹤城扎下根儿后,又将弟弟、侄儿侄女等14人带到鹤城,分布到各个市场做生意。而来自拜泉县新生乡的石宝民更是生意兴隆。从零售到批发,冷面、水果生意越做越大,先后在城市买了两处楼房。

  年轻的农民向往城市,而城市中的老人却又心系农村。我市有许多离退休干部、工人也在城郊置办小型农庄、菜园。这些离退休后有生活保障的老年人早已厌烦了城市那喧嚣嘈杂、乌烟瘴气的生活环境,走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庄园,颐享天年。

  《老大的幸福》演绎了生活的真谛。


 

  无形的手遭遇强硬的脚

  经济学家早就发现市场上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一个人的行动。无形的手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消费市场。产品价格也在这无形的手中忽高忽低。看不见摸不着无形的手,已让我们难以操纵和承受,而如今这无形的手又遇上一双强硬的脚——货币,更是让人难以驾驭。强烈的需求已为房地产行业架起干柴,而货币犹如一团烈火投向了干柴。我市房地产井喷式上涨是从08年末开始的,房地产多年的低价位徘徊已经形成了压力,堆积了干柴,而货币这束火炬从“宽松的货币政策”绿色通道迅速涌出,立刻点燃了这堆干柴。在市统计局的统计数字中,我们或许从中找出了房价蹿升的佐证。2007年我市金融机构向社会投放贷款334亿元,比上一年提高4.8%;2008投放贷款高达340.9亿元;2009年投放贷款476.8亿元。这上百亿的新增贷款,既没有建工厂,也没有办学校,钱那里去了?人们在炙热的房地产市场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

  货币投放多了意味着什么?票子多了必然导致物价上涨。老百姓的话就是钱毛了。而这些多投放的货币又集中在某一个行业,必然导致这一行业所产出的产品价格上涨。无形的手加上强硬的脚,把急需买房的普通百姓踢打得晕头转向。虽然国家频出重拳打压房地产,可市场的反作用力却化作了“压迫越深,反抗越烈”。

  天天吵吵房价“下跌”,事实却变成了“吓爹”——丰恒委周先生虽然是在职副处级干部,为了儿子结婚用房愁眉紧蹙。两年前,儿子读大学时他便想为儿子买一所婚房,结果一处90平方米的新房要花20万元,周先生一时觉得价高,承担不起,如今孩子毕业回齐工作,再想给孩子买同样面积的婚房,却要花40多万元。一听这价,周先生确实感到“吓爹”了。

  然而,无形的手总是高高地举起胳膊也会酸的,有形的脚走得越远磨出的血泡越多。酸加上泡等于泡沫。泡沫是脆弱的,无形的手和有形的脚早晚会把它捣破。

  没有永恒的强劲需求

  价格和需求推动房地产的价格上涨。但是,价格是随着市场的需求和成本的变化而上下波动的。房地产的新型材料价格不会永远坚挺,而需求又是过山车,上下起伏。农民进城创业本身就存在着不稳定性。在市场稳定、物价稳定、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农民进城可以过着小康的生活,一旦这些因素出现波动,便会“京城米贵,白居不易”,农民大军节节溃退。我国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制定了土地承包权30不变的政策目的之一就是为农民留下了饭碗。不然,便会导致上世纪末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土地私有化,农民卖地进城后一旦出现危机,呆在城里没有工作,回到农村没有土地,进而导致动乱。

  农民进城有着不稳定因素,而城市需求也存在阶段性的起落。80后结婚高潮即将过去,90后,N0后又如何?


 

  倒金字塔立得稳吗?

  10月17日农历六月六,是个好日子。这一天又有许多80后喜结良缘。这些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有双重父母,不久又有独生子女。这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倒金字塔人口结构。双方父母都有房,新婚夫妇买新房,加在一起三套房。晚婚晚恋、计划生育使得这些新人的长辈的年龄都50开外或近花甲。按我国人口平均寿命73岁计算,20年后,便有许多新人继承双方父母房产。三口人三套房,家家如此,租给谁,卖给谁?

  此外,我市每年有三万多学生考入大学,可毕业后回到鹤城的却不到十分之一。这些大学毕业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南方城市就业成家,父母也会卖房割地,投奔子女。有人会说有大量的农民进城来填补这一空白,但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憧憬并非久远。西方发达国家市民弃城奔乡已成时尚,高档别墅没有一栋盖在城里。

  事实证明,城市越大,压力越大;压力越大,危机越大。

  煤气、煤炭这些一次性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一年会比一年少,价格也会一年比一年高,城市的高碳生活并不是人类追求和谐的最佳生活方式。

  遏制脱缰的野马,狠抽三鞭子

  房价快速上涨,不仅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也让普通百姓难以承受。不买房,娶不上媳妇摆不平丈母娘;贷款买房,肩上扛着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房贷账。

  面对着左右两难的境地,房奴的压抑,发泄到网上——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上帝欲使人疯狂,必先使其买房。普通来百姓都期盼着房价能下跌,而不是“吓爹”。虽然一口不能吃个胖子,但是胖子却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房价上涨的动力也是“无形的手”慢慢地托起来的。

  为了遏制房价上涨速度过快,中央政府连续出台政策,打压房价,我市也高高杨起了三鞭子。一是增加供给,商品的价格取决于成本和利润,但是某种商品的多寡更是制约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为了抑制房价,我市连续三年增加房地产供应量,城市商品房开发建设面积由三年前70万平方米提高到今年的120万平方米;二是让普通老百姓居有其屋。这几年我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已使5万余户普通百姓住上楼房;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让农民离土不离乡,“耕种在广袤的土地上,生活在现代化的小城镇里”——市委书记郝会龙7月11日《在学习考察小城镇及园区建设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为我市农村小城镇建设绘出蓝图。

  抑制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手段,就是降低商品生产成本和提高商品供应量。我市增加商品房开发建设面积,扩大棚户区改造层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这三鞭子重重地打在了房价这匹脱缰的野马身上。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日前在哈尔滨出席“2010中国市长论坛”时表示,按照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今后仍坚决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稳定住房价格。

  遏制房价,政府态度是强硬的,而房地产市场目前还是坚挺的。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泡沫?泡沫有多大?何时破裂?问郭德纲?郭德纲让你去问村长。问章鱼哥?德国人要将它送进厨房。看来还要问自己。理性消费永远不错,冲动消费容易上当。自己居住你就买房,炒房发财也可能是美梦一场。若问什么是理性消费,什么是冲动消费?说白了就是你有半斤的酒量别喝八两。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