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3日讯 上半年,哈尔滨市消协系统共接待消费者电话、来访、网上咨询5000余人次,受理消费者投诉37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2万余元。其中,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美容美发、洗衣行业以及房屋、建材、装修等投诉较多,特别是美容美发业,服务过程中陷阱多,有些甚至涉嫌强制消费,成为亟待规范的重点行业。
美容美发行业陷阱不少
上半年,消费者对美容美发的投诉虽然略有下降,但对其中营销合同和虚假品质的投诉均有上升。主要问题一是会员卡、优惠卡保险系数低。一些美容美发店利用“特殊”优惠或“高额”折扣,来吸引消费者享受“好的设备、好的服务”,但条件就是消费者必须一次性预先交纳一笔费用,办理会员卡;二是免费不到位,价外加价。个别消费者因相信促销人员的“免费美容”宣传接受服务后,被收取所谓的“护理费”和“材料费”,而经营者事先并未告知;三是对产品或者服务效果夸大宣传,用劣质美容美发产品代替优质名牌产品;四是个别美容院无医疗美容资质却胡乱动刀。一些美容院混淆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的概念,卫生条件差,随意给顾客动手术,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投诉较多网络购物
销售服务投诉同比增长三成,其中对电视购物、网络购物及邮购的投诉相对集中。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经销者利用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等销售方式中,消费者无法通过实际接触了解判断产品的质量、性能、保修、商家信誉等情况的信息弱势,对所售商品虚假宣传、夸大功效;
二是一些不法经营者通过广告、中奖等方式,向消费者推销手机、手表、珠宝、保健品等产品,宣称采用高科技技术,功能神奇,价格便宜,而一旦消费者汇款购买,拿到的产品大都是假冒伪劣或是“三无”产品;
三是经营者不提供或提供虚假联系信息,逃避责任,或是与一些快递公司串通,禁止消费者事先验货。
家电洗衣行业售后服务差
上半年,家电、洗衣行业和汽车投诉都有增幅。
空调安装不及时,不制热或者效果不好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而目前液晶、等离子电视及一些数码产品、个别手机配件等尚无国家统一的“三包”规定,厂家自定的“三包”标准五花八门。维修质量堪忧,存在乱收费多收费现象。
洗衣业经营者不按洗涤标识和要求操作,干湿混淆,出现缩水、掉色、染色等情况。此类投诉因没有统一的处理标准,加之鉴定难、责任难以界定,赔偿额度随意性大,使得消费者维权难度增大。
汽车投诉主要涉及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如整体质量差,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仪表盘等主要部件在“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花巨资购买的新车难以正常使用。售后服务不能得到保障,消费者应该享有的免费修理、更换、退货的权利,经销者和修理者却常以消费者使用不当为由,让消费者承担高额的售后服务费用。
房屋建材装修投诉上升
二季度是消费者购买房屋和装修的旺季,消费者对房屋、建材及装修服务投诉均有增幅。主要表现在:一些经营者不按合同约定履行承诺,擅自变更合同内容,部分房产企业为了自身高额利润而任意变更、减少曾经承诺给消费者的配套设施,如绿化面积、公共停车场等;房屋质量鉴定困难多、费用高、时间长,房产企业不愿先行垫付鉴定费用;诉讼耗时费力,个别房产企业有恃无恐,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不愿意与消费者在政府部门或消协的组织下进行调解。
一些装修公司在材料费中获取不当利益,利用消费者专业知识薄弱和疏于监督,以次充好,装修材料不合格,导致断裂、破损、差色,甚至有的装修材料环保严重不达标,造成室内空气严重污染。个别装修公司采用低预算、高结算、模糊项目报价等手法,在装修过程中不断诱使消费者增加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