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7日讯 日前,黑龙江晨报接到哈尔滨市民赵女士的投诉称,自家小区已失去往日的平静,邻里们都是一些电脑公司或仓库,整栋住宅俨然成了一座写字楼。记者调查发现,“住改商”扰民情况在哈市已经存在已久。
“住改商”扰民严重
一年前,为了方便儿子上学,赵女士在邻近儿子中学的一曼街上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可刚搬进新居没多久,赵女士却发现她家的住宅楼并不如看房时那样安静。每天从9点到21点,楼上总有很多人走来走去,电话声、吵闹声不绝于耳。一天,被吵得实在受不了的赵女士走上楼一探究竟,发现楼上并不是普通住户,而是两家电脑公司。几天前,和赵女士同楼层的邻居搬走,紧接着又搬进来一家贸易公司。
赵女士回忆说,购房时已经明确该小区只是一般的住宅,并不是商住两用住宅,为什么会入住这么多商业公司呢?她向小区物业公司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在物业服务人员的陪同下,对她楼上及旁边的公司逐一查访。赵女士楼上的电脑公司负责人声称,该公司是征得相关部门同意的,他们拿到钥匙时,其他住户还未入住。而另外一家电脑公司和贸易公司所在住宅的业主则表示对此并不知情,因为他们都是转租,并不知道房子用做商业用途。
“由于小区里面有不少‘住改商’用户,来往人员复杂,有时夜里下班回家都提心吊胆的。”家住恒祥首府的闫女士抱怨。
记者走访黄河绿园、恒祥首府、福顺尚都、中北春城等小区发现,“住改商”并非个别现象,小区内时不时可看到“贷款”、“美容美体中心”等各种招牌。
记者在“百度地图”输入“盟科观邸”时,显示出15个搜索结果,而其中的14个是驻在小区内的公司。“实际情况更甚。”盟科观邸的住户刘先生表示,自从搬进了小区,邻居越来越少,公司却愈来越多。小区经常有陌生人出入,噪声不断,电梯还时常玩“蹦极”。
“住改商”
商机诱人
“‘住改商’在闹市区比较普遍,对于一些小公司或刚开始创业的人来说,租住宅楼办公可以节省很多成本。”哈市某房产中介公司负责人王涛告诉记者,“同一地段的住房和写字楼,租金相差一半还多。”
李宇在哈市通江街的一所民宅里经营了一家广告公司,房子的租金及各项费用加在一起一年也不过2万元,“要是进了写字楼,一年下来得3万多。”提到民宅办公,李宇很为难,“谁不想搬到正规的写字楼里办公,可企业的规模小,处处都要考虑节约经营成本。”他表示,在小区里开公司实属无奈之举,“小区的环境不好,让客户进民宅谈生意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如果要经过利害业主的同意,那这条街早就萧条了。”香坊区六顺街上一家烧烤店的老板称,自己去年初刚刚接手这个店面,光装修费用就花了5万,“要经过所有业主同意基本是不可能的,谁也不愿意让自家小区门口有那么多陌生人出入。”他无奈地说。记者看到,六顺街和司徒街虽然正在进行道路整修,只允许行人通行,但这里烧烤店的生意却依然火爆,从烤箱飘出的油烟一直飘到五楼才四散而去。
物业烦
却管不了
“每天进出楼道的人员混杂,长此以往会给楼内业主的安全带来隐患。”家住一曼街的赵女士不止一次向小区物业公司投诉,希望物业公司禁止这种“住改商”行为。物业公司也站在赵女士这边,认为住房改商用容易引发各种问题,不仅破坏了小区的居住环境,来往的人员复杂也给物业服务增加了压力,不便于小区的管理。但物业公司表示自己没有执法权,所以也只能做协调和劝说工作。
“‘住改商’加大了电梯等公用设施的使用频率,增大了物业管理的成本,可他们却只交纳普通住户的物业费。我们只能尽可能维护小区里面的环境以及治安情况。”盟科观邸的一名物业管理人员表达了自己的烦恼,他表示物业无权干涉业主出租房屋。
居民投诉
工商可吊销执照
“要在住宅办企业必须要经过四邻同意并出具证明。”记者从哈市工商局了解到,哈市工商局出台的《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规定,企业在设立登记或住所变更登记时,只有提交住所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才能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否则一律不予办照。
哈尔滨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目前已经存在的住宅内经营的企业,工商部门将对其营业执照进行检查,依法查封无照经营或异地经营的“住改商”企业。
日前,赵女士同楼内其他几户居民到南岗区工商局进行投诉,工商局已对其楼内的无照公司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赵女士即将迎来一个安静住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