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家住哈尔滨市的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用户邵先生日前接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在我行申请办理的信用卡年费1000元将于次日在您卡中结算,详情请致电免费服务热线:xxx xxxx xxx,中国建设银行”。邵先生经过认真辨认,发现了短信的疑点:中国建设银行免费服务热线和信息发送平台是95533,可欺诈短信却是用13299415049和13014911204两部手机发送的;中国建设银行免费服务热线是4008200588,可欺诈短信提供的免费服务热线是4006268577和4006060 286。当邵先生回拨免费服务热线提出质疑时,对方在支支吾吾中匆忙挂断电话。
虽然聪明的邵先生及时规避了风险,但上当者也不乏其例。一旦消费者回拨其提供的电话号码,冒充大型银行客服的不法分子往往会提出为您查询银行卡状态等理由,套取您银行卡的账号和密码。
为此,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目前短信诈骗形式很多,一定要慎重查验再操作。省消协工作人员具体介绍了几种短信诈骗形式。
一、低价下饵。
以销售低价走私品为诱饵诈骗钱款。一般利用少数人爱贪便宜的心理,以短信方式谎称有各种海关罚没的汽车、电脑、手机等廉价走私物品出售,并可低价邮购,等你交了定金或者托运费以后则以验看购货人资信实力为由,窃取你的信用卡卡号和密码,最后用伪造的信用卡将你的存款提走。
二、温暖祝福。
通过诱导回拨电话骗取话费。例如向你发出这样的短信,“您的朋友13XXXXXXXXX为您点播了一首XX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拨打XXXXX收听”。而一旦你拨打了这个电话,收听了这首歌曲,你就会被“吃掉”高额话费。
三、低息诱惑。
以“低利息、无需担保办理贷款业务”为名群发短信,当你回复对方时,对方往往以叫你存入指定账户一定数额的现金作为预先支付的利息,而当您存入利息要求对方兑现贷款时,对方可能再以别的理由让你继续支付钱款或者已经无影无踪。
四、江湖救急。
例如发送这样的短信,“爸爸(妈妈),我在某地出了交通事故,我的钱包被偷了急需钱用,请汇XXX元到我朋友(同学)的银行卡上,卡号是:xxxxxxxx”。有儿女在外地读书、工作的父母最容易成为此类短信的受害者。
五、天降馅饼。
以提供奖品、奖金为诱饵诈骗钱财型。例如发送如下短信:我是某公司举办庆典及手机幸运抽奖活动的公证人员。您在此活动中已经中奖,请您支付“邮费”、“税款”到xxx账号,于x月x日领取奖品。一旦有人上钩,就会钱财落空。
省消协警示广大消费者:收到陌生手机号码发出的短信,要高度警惕,细心辨别,冷静思考,做到不贪心、不着急、先查验、细核实或者不回复、不理睬;一旦发现是诈骗短信,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这才是处理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的正确而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