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日讯 近年来,在一次次大的考验面前,完达山品牌一次次坚守质量高地。人们注意到,完达山不仅在曾经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经受住了考验,产品全部合格。在2004年阜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中,完达山奶粉接受有关部门抽检100余次,产品也全部合格。
有人说,完达山乳业是中国质量万里行中最出色的行者。自1965年第一批奶粉献礼北京以来,历经国家质检总局和各级技术监督部门上万次检查和几番行业“地震”考验,完达山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100%,无一不良记录,成为民族乳业的诚信坐标。
真品质——完达山乳业的生命
“让娃娃们长高一寸,让中国人更健康,就要多吃牛奶和肉。”当年,尚在共和国年轻之时,开国领袖毛泽东就说与王震将军。这是毛主席对年轻的乳品工业的殷切希望。1965年时任农垦部长的王震将军心怀主席的嘱托,指誓建立北大荒乳品基地,从上海、北京调运750头奶牛,时称将军牛,创办了八五一一农场奶牛示范场,创办了北大荒第一家食品厂。这里就是完达山品牌的发源地。
上个世纪70年代,完达山乳业在国内首创大颗粒速溶奶粉制造工艺,从此我国乳品工业进入速溶时代,同时,这项划时代的工艺技术被纳入了中国乳制品工艺教科书;上个世纪80年代,完达山牌全脂速溶甜奶粉4次蝉联中国乳品质量最高奖——国家银质奖;上个世纪90年代,完达山乳业首创的含有乳珍的一段、二段、三段配方奶粉,推动中国乳品工业完成了一场新的革命;上个世纪1999年,“完达山”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黑龙江省的首枚中国驰名商标。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完达山乳业在强手如林中成功实施拓展战略,资产总额迅速突升。2005年与台湾统一集团合资合作,成为完达山实现自我超越的新起点。近5年来,完达山乳业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收购入主天津、河北保定、山东烟台、辽宁鞍山等5省10市核心奶区,创建扩建世界先进水准新厂6座、在建万头天然牧场2处,形成了五大核心奶区,八大绿色基地成犄角之势的大产业集群。仅2009年,完达山乳业就先后投资十几亿元,拉满新世纪奋进的征帆——新建烟台完达山300吨液态奶厂,控股原三鹿核心企业河北贝兰德乳业公司,收购圣元宝泉岭乳业资产,扩建兴凯年产2万吨配方奶粉项目,新建双城3万吨奶粉包装现代物流集散地。同时,具有国际水准的松北万头奶牛牧场也在建设中。在乳品加工上,完达山采取技术改造与设备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投入4000万元,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对生产线进行了全面改造,使奶粉加工装备迅速跻身国内先进水平。完达山引进了英国、芬兰、美国和德国等国际一流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从原料奶进厂到成品包装全部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
蜘蛛手机器人装箱设备为国内独家所有,机械手码垛、智能立体物流仓库等使完达山的乳品生产一步达到国际水平。一个个大手笔的项目运作,推动完达山乳业步入新的成长期。
完达山乳业实施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引进GMP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导入“5S”现场管理等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实行严格的可追溯体系,从原奶收购、存储、预处理到均质、灭菌、灌装,都有严格的监测手段和专职的品控员。产品可追溯,质量可跟踪,内部模拟买卖,成就无盲点的管控体系。完达山乳业还制定了高于国标的内控标准,并作为企业大力度奖罚的准绳。由于完达山人拥有的全员意识,全员作为,使完达山乳业的产品品质始终如一,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目前,完达山乳业已有23个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绿色食品占产品总量的93%以上,成为全国乳品行业绿色食品品种最多、产销量最大的领先企业。
与此同时,完达山乳业投巨资建成了现代化鲜奶检测中心引进了当今世界先进的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乳品分析仪等乳品检测、检验设备,从原料奶、生产工序、产成品实行全程的质量监控、检测、检验,形成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五级网络,数字化、智能化锁定产品保质保鲜安全营养之门。同时,结合一道道工序,完达山制定了100多万字的堪称吉尼斯记录的1155项质量标准,被传承为完达山“军规”。人人是责任者,人人是质检员。责任感、使命感,结成完达山视品质为生命的铁壁铜墙。
在国内乳制品行业先后出现奶粉事件时,完达山乳业均未出现超标现象。众多媒体聚焦完达山乳业管控体系,探秘解迷争向趋之。在记者热问之下,完达山人平静作答:完达山的产品质量管控在每一位员工的手中。换句话说,完达山的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的质量监督员。他们不光是在原料奶运到工厂时检验,投入生产前他们还要对所有原料一一检验,检验合格才能投入生产。走进完达山的产业群落,你会发现他们在加工环节采取“原辅料——半成品——成品”三段检验制度,不合格产品绝不允许进入下一阶段;在加工过程中,每隔半小时就要对工序上的产品做一次节点抽检,不合格品绝不允许流入下一道工序;在产品发往市场前,他们采取的是“分厂——分公司——中心化验室”三级检验制度,不合格的产品绝对不出厂。在成品进入物流库后,检验人员的复检近乎吹毛求疵。进入市场前,公司中心实验室还要就100余项食品安全指标、营养指标等进行周密的检测,最终合格的产品才可能准入市场。
高品位——完达山乳业的血脉
2008年——2010年是完达山变轨之年。三年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一举投入28亿元用于奶源基地建设,被业界称之为长袖善舞的大手笔。
奶源基地建设需要这么大的投入吗?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黑龙江垦区已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尚且不含一掷千金的贴息政策、饲料地政策、奶牛小区补贴政策、购置设备补贴政策。在北大荒集团大资本的力挺下,完达山一直在兴乳业百年基业,打造民族乳业的风水宝地。
完达山乳业厂内功夫厂外做,将目光放远,精心建设百年受益的优质奶牛基地、优质奶源基地、优质生态环境。深谋远虑的完达山人深知,只有无污染的草原、庄稼、饲料,无污染的蓝天、绿地、清风、碧水,才有无污染的牛群。完达山乳业延伸的脚步正在把原料基地的种植业变为新一级的“第一车间”。在完达山乳业,总经理亲自挂帅,由业界专家组成的绿色食品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完达山,绿色食品基地的技术指导、外购原材料的检验、绿色食品的包装、运输、奶牛饲养规范化渐成章法。按照国家对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公司绿办专业人员不辞辛苦,踏耕田,走牧场,入农户,与相关部门联手制定了令行禁止的《青贮饲料种植技术规程》、《奶牛生产技术管理规程》。上下配套衔接的百名专业人员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地检查,深入田间现场指导,定期检测耕田、牧场质量,建立牧草、饲料基地档案,从而保证绿色生态、绿色环境、绿色饲料生成绿色水准的鲜奶。记者曾遍走公司奶牛园区。这里的绿色饲料名不虚传。奶牛进食必须是经过检测的绿色饲料。封闭舍饲隔绝了一切传染源。人们戏说,完达山奶牛基地的牛真牛。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实地验收批准,完达山乳业已拥有中国乳业首家绿色食品乳品生产基地。
听说完达山的奶牛有很高的待遇?有记者问完达山乳业的老总们。董事长宋颀年回答耐人寻味。他说,是这样,我们的员工曾经有这么比的,说“人有口粮田,牛有饲料地;人有宅基地,牛有小区补贴;人是想吃啥吃啥,牛有专门的营养配餐;有的家庭几口人共用一条毛巾,完达山的奶牛有自己专用的两条毛巾一个桶。毛巾和桶上有和牛耳朵上一致的编号、耳号,实行专牛专用。有人说,完达山奶牛挤奶的卫生比家庭吃住的地方要求还要严。”
奶农买奶牛,黑龙江垦区有贷款贴息政策;养奶牛,各个农场有每头母牛5亩饲料地的政策;建设奶牛小区,黑龙江垦区则按每平方米300元进行补贴;TMR奶牛全混日粮配方的推广,则使奶牛吃上了营养配餐;奶农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用自家奶牛专用的毛巾和桶清洗牛体,这都是出于卫生的考虑。
完达山的收奶站讲究更多,条条框框的50多款。检斤、化验,入帐全部照章操作。完达山把奶站办成了学校,教准则,教流程,教方法。这很有点肯德基、麦当劳的味道。流程为王,很简单,很严格,很管用。
完达山有两句话传得很远。一句是“阳光地带,优质牛奶”,指的是完达山的自然优势;一句是“滴滴精采,放心好奶”,指的是完达山的奶源管理优势。可以说,完达山的原料奶每一滴都是精心采集的。他们先后投资1.5亿元在奶户集中区域建奶站。完达山推行机械榨乳,拒收散奶,榨乳前每户取样,并在现场做简易的检测,榨乳后马上对原料奶做降温处理。原料奶进厂后还要作进一步检测,层层锁定原料奶一流标准。
原汁原味原生态,完达山乳业真的做到了。
大品牌——完达山乳业的旗帜
从王震将军亲手建立黑龙江垦区第一个奶牛场至今,完达山乳业走过了47年的发展历程。从一个偏远农场的场办企业到名扬全国的乳品企业,完达山始终坚持质量是企业之本,诚信领带企业发展。
“八个放心”最早是完达山提出来的,很快成为业界的流行语。不是说词,不是摆样子。完达山构建的无疑是一个巨大系统工程。
完达山乳业启动的“放心奶工程”,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涅磐之变。他们从基地、奶源、加工、检测、生产、包装、配送直到企业的服务、品牌形象、文化传递等,都按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全面提升。全流程、全方位、全员实施,一丝不苟。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新放心理念确保消费者喝到真正的放心奶,以此确立靠品质来支撑完达山乳业的品牌地位。这一质量保证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完达山牌产品市场上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完达山乳业的品牌效应来自于企业的诚信管理。在企业长期的质量策划、质量预防、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进程中,完达山品牌十年成大树。
2003年,在全国率先实施无抗奶计划;2004年在全国率先启动“放心奶”工程。当年的完达山的无抗奶标识,在一些人眼里那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年的“放心奶”标识和“放心”手势让多少消费者记忆犹新。2007年,完达山乳业无抗奶收购合格率超过了98%,全年生产全脂无抗奶粉16000吨。其中出口全脂无抗奶粉6000吨,占全国出口量的20%,成为国内乳品行业最大的全脂无抗奶粉出口企业。
2008年底,因一些企业违规使用解抗剂,六部委联合叫停“无抗奶”标志物。完达山乳品被迫以“45年品质保证”的胶贴对“无抗奶源”标识进行遮盖,使其符合公告“新规定”。对完达山来说,“无抗奶源”是一种客观描述,遮住的是标识,遮不住的是品质。完达山坦言,绝不会因为“无抗奶”标志被叫停就降低原料乳收购标准。完达山坚决不收购、不加工病残药牛奶,为消费者健康负责到底。
有人说,这不是傻吗?市场经济呀,最终是要拿利润说话呀。完达山不为所动,持之以恒。
国家取消了所有产品的“中国免检产品称号”,一些企业慨叹不已。对完达山来说,免检和不免检一个样。因为在国家免检时,完达山也是批批送检,批批自检,从不回避。
“三聚氰胺”事件令闻者震惊。完达山高管层震动之余,反思良久。他们认定,消费者是受害者,我们也绝不是受益者。作为乳品企业,终端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源头牵动着奶农的利益。这一事件冲击的是整个中国乳业,甚至整个产业链。企业打造一个品牌不容易,完达山所彰显出的生命力是源于良心和责任。“奉献绿色食品,关爱大众健康”一直是完达山乳业的经营定位和诚信坐标。
在很多乳企因“三聚氰胺”事件奶产品销售大受影响下,完达山产品合格率保持100%。在奶粉和液态奶中均没有检出三聚氰胺。在那场风波中,完达山奶制品销量同比翻2-3倍。为保障市场供应,完达山一边加班加点生产,一面坚守质量高地,以提供更多让消费者放心的产品。
在完达山乳业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场景,高管层一遍遍向新员工表述,乳业的产业链很长,终端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从这个角度讲,关系到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幸福;源头牵动着奶农的利益,从这个角度讲,关系到靠奶牛致富、以养牛为生的奶农的生存。乳业作为这个产业链上的一环,也应该承担起确保产业链健康发展的这一社会责任。
董事长宋颀年告诉记者,完达山乳业是北大荒人创造的,完达山是北大荒集团旗下的一个坐标。完达山品牌的美誉度关系到黑龙江垦区160万人民,关系到十万转业官兵的荣誉,关系到王震将军的重托。我们只有争光的责任,没有抹黑的权利。食品质量拷问的是企业、企业家的道德和良心。社会责任大于天!我们不敢有违人民,有违人心。
“品质是生命,品位是血脉,品牌是旗帜”,这是完达山乳业自立的诚信坐标。只有质量过硬才能赢得用户的信赖;只有品位居高,才能不断发展;只有品牌过硬,才能立于不败。对于这一点,完达山人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因为完达山乳业就是以诚信为坐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名牌”的。
完达山不断占领国内市场,脚踏实地走进国人心中。近日,完达山品牌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以51.83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第171位,较2009年的35.02亿元增加了16.81亿元、排名提高了63位。这也是完达山品牌价值首次突破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