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名山村依托旅游资源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2010-09-10 15:51:08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尚峰 李楠 梁镌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示范村建设书记网上谈”第九期:

  名山村依托旅游资源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访萝北县委书记伍鹏

  东北网9月8日讯(记者 杨尚峰 李楠 梁镌文)黑龙江省“示范村建设书记网上谈”专题节目在东北网第二办公区平房动漫基地演播室进行。本期邀请到了萝北县委书记伍鹏、萝北县名山镇名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刚。他们讲述了萝北县名山村是如何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从而开拓出特色致富之路的故事。

  萝北县名山村是名山镇政府所在地,坐落在中俄界江黑龙江南岸,因村西有一座山叫名山而得名。名山村在地理位置以及生态环境和自然人文景观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名山村北临黑龙江,南临哈肇公路,水陆交通便利,有国家一类客货口岸--名山口岸,年过货能力达150万吨,可停靠5000吨级货轮,是我省面向东南亚发展江海联运的黄金水道,也是萝北县和鹤岗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同时旅游资源丰富,依傍世界上最长的国际界江—黑龙江;有国家AAA级名山岛旅游风景区;有全国唯一集中反映黑龙江流域文明的标志性展馆—黑龙江流域博物馆。该县界江游、生态游、民族风情游和历史文化游等旅游品牌,已在省内外晓有名气。

  据伍鹏介绍,萝北县是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名山镇隶属的行政村,也是名山沿江风景区和国家AAA级名山岛旅游风景区所在地,自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示范村后,旅游名镇和示范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更是相互关联、互为一体、密不可分。

  在示范村建设工作中,萝北县在保持示范村现有格局的基础上,按照“农业生产现代化、基础设施城市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环境建设园林化、社会保障平等化”的发展目标,建立财政投入长效增长机制,统筹发展村域经济和基础民生事业。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吉炳轩关于加快旅游名镇和示范村建设的指示,坚持规划先行,聘请北京京师旅游策划公司和省规划设计院,对名山镇和名山村进行了全新的功能定位和高品位的规划设计。尤其是旅游名镇和示范村建设控制性详规,将旅游名镇建设、示范村建设、农村泥草房改造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并通过了省建设厅的技术鉴定。在建设过程中,成立了县旅游名镇和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分设9个专题实施推进组,坚持旅游名镇和示范村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验收,做到了目标明确,上下联动,统筹推进,使旅游名镇以及示范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名山村支部书记王刚介绍,名山村重点示范村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得到了省示范村包扶组在规划设计、项目筹划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市、县领导以及包扶单位负责人多次来到名山村具体指导工作。目前,累计投资金544.7万元,完成了村内街道硬化、主街边沟硬化、村室内外文化活动场所、生活垃圾填埋场、街道绿化、农户院栅改造、农机合作社、卫生厕所等8个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同时,争取到位资金700余万元,启动了奶牛养殖小区、5000亩节水灌溉、街道亮化、治安监控系统、休闲文化广场等9个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申报完成了畜禽粪便处理厂建设项目。到今年10月末建设项目完成后,名山村整体面貌将有了质的飞跃。道路硬化这一项就为村民出行提供方便,改变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的现状;文化设施建设让村民闲暇时有了更多休闲娱乐场所,基础建设更加完备,让农民享受到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从而实现农业强村,旅游富村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伍鹏表示,萝北县将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为目标,按照“产业强村、文明立村、生态建村、民主治村、和谐兴村”的思路,坚持以城带乡,依工兴农,城乡联动,将城市生产要素向示范村流动,财政投入向示范村倾斜,公共服务向示范村延伸,基础建设向示范村覆盖,着力抓好名山村水、路、房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全村经济、文化、民主政治和公共事业发展,提升示范村建设层次和水平。紧紧抓住我省加大政策资金投入的有利机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让省级重点示范村建设真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面貌、惠及广大农民的“民生工程”。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