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2日讯 “我是某某税务局的,你购买的车辆现在享受国家退税政策,应该退给你七千多元钱,请你拨打ⅹⅹ电话办理”;“你家的电话欠费ⅹⅹ元,请拨打ⅹⅹ号码咨询”……如今,在生活中陌生来电、短信生生不息,欠费、中奖、退税等内容让人一头雾水。但无论电话中讲得多么天花乱坠,无论电话中提供的信息多么真实,警方提醒,你都要在头脑中设立一条坚固的思想防线,绝对不能轻信。
案件:
电信诈骗案件频发
·冒充领导推销产品两男子诈骗近万元
冒充上级领导打电话让下级单位购买产品,两名湖北籍男子利用电话诈骗近万元。7月11日,黑龙江省警方在武汉市将二人抓获。
不久前,大庆市警方接到某公司报警称:有人自称是大庆某公司领导,打电话通知其购买3套由北京某领导带来的上海世博会纪念币,并让其向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8940元。
接到报警后,警方立即对此案展开调查。经过大量侦查工作,最终确定湖北籍男子王某、张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1日,警方在武汉市一出租屋内将犯罪嫌疑人王某、张某抓获。经审,两人交代:今年7月中旬,张某来到大庆市,在萨尔图火车站附近购买4张手机卡和大庆市的电话号簿。返回武汉市后,将信息交给王某。王某便通过电话本上的信息,冒充大庆某公司领导身份,用购买的大庆手机卡给该公司二级单位的领导打电话,以推销培训书籍、纪念币和纪念邮票为由进行诈骗。
·固定电话欠费上当受骗者众
“我家电话刚交完费,怎么突然又欠费了?”莫名其妙的欠费催缴电话让一些市民一头雾水。近期“固定电话欠费”诈骗在黑龙江省多次发生,给居民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为此省公安厅发出预警,提醒广大市民,接到陌生来电要当心,电话欠费要到正规营业厅缴费,公安机关不提供任何所谓的“安全账户”。
据黑龙江省警方调查,近期利用固定电话实施诈骗案件呈现高发的态势。仅齐齐哈尔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不到一周时间内,就接到利用固定电话诈骗案件的报警达46起之多,其中诈骗成功11起,被骗金额10万元以上4起,涉案金额共100余万元。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火电安居小区居民宋某(女,38岁)在自家固定电话接到来电为0713-8882000打来的电话,称其家电话欠费2000元,别人使用她的身份证在银行开户洗钱,并自称是公安局搞专案的,要把她的账户封了。被害人拨打0713-114查询,得知8882000确是公安局电话,先后分两次通过建行汇了20万元到对方指定账号后发现被骗。龙江县公安局接到居民李某(男,27岁)报警称,其居住在龙江县安平小区的岳母于当日上午10时接到电话欠费通知并同时告知了一个咨询电话,被害人打通咨询电话后,对方自称是昆明市公安局的民警,破获了一起诈骗200余万元的案件,抓获的嫌疑人存款的一个账号是被害人的,要求被害人说出自己的所有账户、账号并进行24小时监控,同时要求被害人把所有账户内的存款转存到其指定的两个账户内保管,被害人分两次将43.8万元人民币存入对方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警方分析认为,这种利用高科技蒙人的手法比较普遍。不法分子通常诱骗事主使用银行卡到ATM机处进行转账操作,然后要求事主在转账界面输入一组号码,然后再输入另一组密码(即转账金额)后确认。事主一旦依言操作,钱就会被骗走。
揭秘:
电信诈骗案件有15种主要手法
犯罪分子以银行卡、扣年费、电话欠费、冒充银行电信、公检法手段进行诈骗的,造成受害人损失是最为惨重的,不管是未接电话还是未接短信,犯罪分子在这中间是怎么获利的。日前记者联系到黑龙江省公安厅的相关负责人,他介绍说中奖之后,犯罪分子就会要所谓的手续费等,达到诈骗的目的,另外一个就是,你给他们回复的话,他们就会给你放国际彩铃,会让受害人产生高额的电话费。这位负责人对当前的一些实际案例分析了此类案件的一些主要共性特点,大致上可以分出15种。
·冒充熟人诈骗。嫌疑人通过拨打事主电话冒充其外地熟人朋友或关系单位熟人,谎称来出差办事,以出车祸、嫖娼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通过银行汇款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中奖信息诈骗。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网络购物诈骗。嫌疑人在互联网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要求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托运费”等,并通过银行ATM机骗得钱财;
·电话欠费诈骗。嫌疑人冒充电话局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将事主电话转接给所谓的公安局,让事主核实,假冒公安人员谎称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账号已被人利用进行犯罪,要求事主及时进行账户保护,并将电话转给某银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银行工作人员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到账号上,并让事主到ATM机上按其指令进行操作,实施诈骗。
·虚构“购车、房退税”诱导事主到ATM进行转账操作。嫌疑人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房人详细资料,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名义用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或“领导电话”以骗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嫌疑人先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银行(或其他银行);账号:××××谢谢!”之类的短信,事主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把款项汇到某指定账户,再去核实,后悔莫及。
·虚构股票个股走势的诈骗。嫌疑人以某某证券公司的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发虚构的个股内幕消息和个股走势,实行会员制,按照会员等级收取一定费用。若指定的个股走势碰巧吻合,则再以索要咨询费并许诺将继续提供个股内幕消息或走势的方式实施诈骗。
·贷款诈骗。嫌疑人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贷款信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以“假车祸或摔伤住院”为名的诈骗。嫌疑人在预先了解事主及其子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事主子女上课(或上班)手机关机的期间,冒充医务人员或学校辅导员等身份,通过打电话给事主家人或朋友,谎称其子女“出车祸”或“上体育课摔伤”住院,急需汇医疗费,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虚构绑架事实的诈骗。嫌疑人给事主亲人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被其绑架,并模拟孩子的哭声、叫喊声,从而骗取事主钱财。
·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
·发送虚假招聘广告诈骗。嫌疑人以招聘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事主一旦与其联系,便以收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为由实施诈骗。
·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信息,实行会员制,通过注册会员,预测中奖号码,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发布敲诈勒索的信息实施诈骗。向手机用户发布“不想血光之灾”、“要你办的事没办好,请把钱退汇到××××账号”、“如不将钱汇到××××账户,则卸掉你的大腿”等内容信息,事主因害怕产生后果,往往主动向指定账户汇钱。
·发布出售二手汽车、特价飞机票或者火车票的信息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发布此类信息后,一旦受害人与其联系后,便以需要订金等形式要求欲购买者汇款。
防范:
陌生来电短信千万不能理会
省公安厅的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在办理一些电子业务时一定要格外的小心,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远离电信诈骗,一定不要轻易相信人,更不能向别人透漏个人信息,最后不要向陌生人进行转账业务。
如接到电话欠费语音电话,不要轻易相信,可以通过拨打电信部门的服务热线予以确认。电信部门、银行、公安机关的电话不可能在一个平台实现转接,电信公司和公安局的电话并非一个总机,两个部门之间的电话不可能自由转接。因此,凡是遇到“我帮你转接到**公安局”的诈骗电话,市民切勿相信。必要时,可拨打110电话向公安机关咨询。公安机关不会提供安全账户服务,警方对洗钱等违法行为都是当面调查,而不会采取电话询问。必要时及时向电信部门和公安机关核实情况。如果对方指定银行账户,要您存入大量现金,就更要注意防范了,您可以记下银行账号,到公安机关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