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除了一些车流量大、路面狭窄的交通要道外,绝大部分马路两边都可停车。设置的停车位形式不一,有限时、不限时,收费、免费等区别。由于规划合理,停车难的问题在德国并不突出。
■美国纽约:路边停车收费相对较低,但什么地方可停车,什么时间段可停车,停车时限多长,收费标准多少,都有严格的规定。
■日本东京:买车就必须买车位,所以房地产商愿意兴建更多的停车位。在东京停车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所以车水马龙的东京很少有停车拥堵的问题。
东北网9月16日讯 本月初,哈市首批通过招标拍卖的曼哈顿区域506个停车泊位正式开始投入试运营,并按照物价部门的批复执行新的收费新标准。然而,市民对新政下推出的“高价停车”充满抵触,而且很多以前“一位难求”的停车场一下出现了近三分之一空置的现状。对此,相关专家认为,目前靠冰城“停车新规”破解哈尔滨的“停车乱象”有点难。
9月14日上午9时许,在哈市道里区买卖街,记者看到从森林街至石头道街路段出现了平时少有的车位空置现象,而从石头道街至田地街路段的买卖街则是曼哈顿商圈相对繁华的区域,停车需求相对较大。该路段两侧还是像往常一样停满了车辆,但并非所有车辆的车主都是心甘情愿地向泊车管理部门交费。据收费人员介绍,该路段两侧商家众多,近日一直有商户对收费停车“不买账”,他们认为把自己车停在自家门前不应收费。“在附近经商做买卖的业主就是不肯交费。”一位姓孙的泊车管理员无奈地说,“我们不是执法部门,这种现象令我们很为难。”
据该区域停车场的孙先生介绍,一面街友谊路一侧毗邻海鲜批发市场及空车配货站点,很多车辆每天都是在凌晨来此停车。停车场投入运营第一天,工作人员在凌晨4时就上岗了,但该路段近40个收费泊位已经横向停满了车辆。工作人员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逐车通知这里已经变为执行新收费标准的停车场,请愿意在此交费停车的人将车顺向停放。有一些听完新收费政策的驾驶员都将车开走了。记者注意到,平时“一位难求”的一面街路段竟出现了大量的空置泊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驾驶员还不知道计时收费。一名司机听说停车收费涨到1小时5元钱后说:“我几乎天天开车来这上货,这个停车价位我肯定接受不了。”近日,记者也不断地接到读者的电话称一面街的停车收费标准有点高。
当日10时许,记者来到道里区一面街与友谊路交叉口,看到该街规划出停车泊位一侧的路口已设置了明显的公共收费停车场标牌,上面印有泊位数量、位置、经营单位、监督电话等信息。收费人员统一着装,佩戴胸卡,手持POSE机开展泊车收费及管理工作。据交警部门介绍,规划泊位的路段均为公共资源,不应当作私人“地盘”使用,而对于泊车位附近的单位、商户或居民有长期停车需求的,应由企业自行掌握或协商相关优惠政策等事宜。该泊车管理公司负责人也表示,在对所有泊车位周边商户等进行调查后,公司将推出一些优惠措施。
记者来到实行“高价收费”的第三处停车场——地段街沿线,发现也有部分泊车位空置,而附近的人行道上、居民院内,甚至是公交站台等处停放的车辆却比往日有所增加。记者在一处公交站台附近采访了一位驾驶员,他表示,知道停车涨价了所以就找个不收费的地方停车。据悉,交警部门将大力整顿停车场周边的违法停车行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净化哈市静态交通环境。
据实行“高价收费”的泊车管理公司负责人黄伟介绍,他们在三个路段共派出了50-60名工作人员。据粗略统计,仅9月1日当天(截至当天16时),哈市道里区曼哈顿区域三个路段的停车场共有506个泊位,平均每个泊位收费21元,营业额为10626元;每个泊位停车平均为5小时,泊位利用率小于50%。
“目前,全国不少城市停车收费标准最低为每台次5元,一些沿海城市、旅游区的收费标准达到每小时20元,而哈市按次收费且每次仅收3元钱的方式已明显不适应现代交通需求。”哈市交警部门有关负责人称,市交警部门已向市政府提出加强停车场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鼓励单位和个人利用自由土地或闲置房屋建设停车场或立体智能停车楼,以缓解当前的停车难现象。相信停车位高价收费少人喝彩的现象,应该是暂时的。
针对哈市新近推出的“高价停车无人喝彩”的现象,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部副部长、经济学博士丁伟国认为,较之全国对于哈尔滨这样一个经济总量很小的北方城市来看,目前完全模仿南方沿海地区实施的高价停车制度,显然有点早。不过停车收费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至于高价收费的停车问题,也应该让市场说话,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停车位涨价将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