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征仪路哈南编组站上跨桥钢箱梁完成安装
2010-09-20 13:58:4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王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0日讯 经过30天紧张施工,征仪路打通工程的关键工程节点———哈南编组站上跨桥钢箱梁已顶推到位。昨天,总重量达6480吨的钢箱梁安全落放在桥墩上。与其他路桥工程钢箱梁安装有所不同,该区段钢箱梁是利用12个100吨液压千斤顶将6480吨的钢箱梁一厘米、一厘米地顶推到位的,这是目前省内桥梁工程中长度最长、幅度最宽、重量最重的钢箱梁安装施工。

  江苏巨型龙门吊北上“挑”钢梁

  据介绍,征仪路打通工程哈南编组站上跨桥跨越哈南编组站Ⅱ场、Ⅴ场咽喉区、机务段Ⅶ场3个场区。由于该区段跨径大,不适合采用混凝土梁。为解决大跨径的实际问题,哈南编组站上跨桥采用了连续钢箱梁结构,梁长268米,由124节组成。上跨桥由左右两幅桥组成,单幅主梁钢结构重3241.5吨。由于省内没有能够起重这种大型钢箱梁的龙门吊,施工单位从江苏租用了高26米、跨度为41米的巨型龙门吊,将钢箱梁吊装到拼装平台进行现场拼装。为了及时将龙门吊运抵施工现场,江苏出租方出动了10辆荷载100吨的拖板车,分5次将龙门吊的散件从江苏运抵哈尔滨。

  百吨千斤顶每分钟顶推3.3厘米

  据征仪路打通工程常务副指挥张文库介绍,征仪路打通工程纵断面变化大,曲线段、渠化段几乎贯穿工程始终,位于一系列平面曲线上,桥梁桩位平面较为复杂。在跨越哈南编组站段,桥下有16条铁路线,白天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辆火车通过。为不影响铁路正常运行,该区段的钢箱梁采用顶推工艺安装,其难点主要体现在拖拉重量大、距离长、施工干扰多、悬臂距离长等。经过论证,指挥部采用拖拉方案,利用四氟滑块与不锈钢板做滑道,摩擦系数控制在0.1以下,拖拉力采用多点连续自动顶推系统,单幅桥设6个100吨千斤顶,通过总操控智能系统,同步顶推,平均每分钟顶推3.3厘米,一小时大约顶推两米。

  顶推全程数字监控及时纠偏

  在顶推过程中,为防止钢箱梁发生偏移,指挥部组织施工单位设置限位设施,保证钢箱梁按照预定轨道行进。同时,应用了多点自动连续顶推、数字监控纠偏等措施,保证了钢箱梁拖拉快速、准确到位。由于钢箱梁下受铁路线路影响较大,支点最大跨度为46米,根据钢箱梁及场地方案要求,施工单位架设了16米导梁,便于钢箱梁顺利上墩,克服了施工技术难题。

  据悉,哈南编组站地下管网多达37条,涉及多家管线单位,工程建设者积极协调管线单位,抢抓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为工程赢得了宝贵的建设时间。

  据了解,征仪路打通工程北起科研路、南至平房开发区兴凯路,全长6公里,道路规划红线60米,双向8车道,同步建设上跨哈南编组站、规划三环路桥梁1座。该工程于3月份开工建设,将于10月份竣工通车。征仪路打通后,将与现有的文昌街、宣化街、南通街、东直路及道外十四道街等道路续接形成长距离、大跨度的交通主干道,有力支撑城市“南拓”战略实施和哈南工业新城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