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本报记者分别走访和调查了哈埠的油、糖、菜等的市场价格,结果发现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农副产品价格纷纷上涨,其中两元以下的细菜基本难觅踪影。对此,许多市民以团购、淘券和记账的形式应对。专家建议,投资黄金、银行保险、基金定投等是最好的策略。
生活必需品价格看涨
近日记者在哈尔滨市三姓街、公司街等早市了解到,每年这个时节经常吃的豆角、茄子、青椒和黄瓜等细菜的价格都在2元左右,而今年这些菜每斤都在3元至5元。如果今年想吃便宜的菜,只有选择土豆、萝卜和大白菜等“老三样”。与去年相比,今年土豆、萝卜和大白菜的价格也翻了番。
26日,在三姓街早市附近,一位南方来哈尔滨做小笼包生意的商贩在桌子上立起一张“告示”:“因受面粉、豆油等涨价的影响,现包子每个四角(此前为一元钱三个),望顾客谅解。”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黄清认为,当前市场物价上涨较快、较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去年以来各地频发自然灾害,造成农副产品减产。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缓慢与需求急速增长,直接造成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这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市民各有应对高招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为应对物价上涨,许多家庭主妇都已经做好了准备,改变了自己的消费方式。“我现在买菜和水果都是到批发市场去买,回来与单位的几个人一分,能省大约一半的价钱,我们戏称这就叫‘团购’。”在哈市一家通讯商店工作的黄女士对记者说,“平时想买什么东西,也都会大家一起商量一下,等凑到一定的数量再买。”
除了团购外,现在许多主妇都盯上了淘券,“现在网上有很多店都在出售打折券,这些打折券一般都是大的连锁企业,比如食品类的、蛋糕店的、酒店的打折餐券、品牌服装的优惠券等,我们都会及时盯着,一旦哪里有折扣比较低的优惠券,我们就会马上出手去购买。”
还有一种省钱的方式是记账。在哈市一家家电商场工作的林女士说,“以前买东西我都没有什么预算,看到喜欢的就买,有的时候会重复买很多东西。现在我每买一样东西都会记账,一个好处是为了避免买没用的东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能总结出每天哪个时段买东西最省钱。”
专家建议:
多元化投资
应对物价上涨,市民除了节约外,还应注重多元化的投资。黄清说,注重多元化投资,能保证个人资产不仅不“缩水”,而且能稳健升值。
专家建议,市民可以变现金为实物,投资黄金。主要包括实物黄金、纸黄金、黄金衍生产品、纪念金、黄金概念股票等几种方式,不同的投资方式适合不同的投资群体和不同的投资目的;另外的资产可以继续做一些较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还可以购买债券或债券型基金。多开辟一些理财渠道,达到家庭资产稳步增值的目的。老年人的投资应以稳健低风险投资为主。但一定要给自己留一些随时零用的钱或备用的钱,不能都用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