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69期
2010-11-01 15:50:14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肇东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在农民工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肇东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从实际出发,以“勇做服务发展的坚强团队、争当创业致富的模范先锋”为主题,采取强化组织设置、创新管理方法、创建活动载体等办法,积极引导农民工党员争当创业致富的先锋、服务地方的先锋、服务家乡的先锋、文明诚信的先锋、遵纪守法的先锋,进一步激发外出务工党员特别是农民工党员就业创业、服务发展的工作热情。

  1、扩大组织覆盖,夯实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基础。一是异地“建家”。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或就业地点相对固定的地方,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三种形式,在流入地建立党组织,为流动党员在异地“建家”。目前,新建外埠党支部5个。二是本地“安家”。通过社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服务站(点)纵向联动,公安、工商、劳动、民政等部门横向互动,及时对流入党员进行身份确认,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把流入本市的12名外地党员编入其所在单位党组织。三是两地“管家”。对流动党员实行“双向”管理,目前与大庆、哈尔滨、虎林等21个党组织签订了双向管理协议,在外埠党组织中开展“干什么、怎么干”大讨论36次,通过电话、网络、信函传递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信息200多次,引导务工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比业务、比作风、比实绩,提高服务本领,争创一流业绩。

  2、创新管理方法,激发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在动力。一是对流动党员实行“台帐式”管理。每个流动党支部都建立流动党员档案,每半年对流动党员进行调查摸底一次,对流动党员外出前所在单位、从事职业、外出时间、流动原因及流入地等登记造册,建立市、乡、村三级管理台帐,及时掌握党员的动态,为流动党员提供维权、投诉、咨询和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对流动党员实行“挂靠式”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管理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办法,组织外出务工党员在务工单位中积极争当“敬业岗、创新岗、示范岗、安全岗、文明岗”等岗位先锋,全面激发流动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对流动党员实行“人文式”管理。市委组织部建立了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基金,账户资金的25%用于帮助贫困流动党员家庭解决生产生活、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对返乡创业的流动党员在党建项目扶持资金上实行“三个优先”,即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带着项目回乡创业的流动党员,优先考虑带动本地群众就业的流动党员,优先考虑领办创办新经济组织的流动党员,扶持额度为5000-10000元。近年来,累计投放512万元,其中党费贴息12万元,辐射带动239名农民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

  3、精心设计载体,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是在外出流动党员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提供一条信息、提出一条建议、引进一个项目、献出一份爱心、带出一批劳动力、销售一部分农产品,促使流动党员“在外不忘家乡、致富不忘乡邻”,激发外出务工党员回报家乡、返乡创业积极性。二是在流动党员中深入开展“四看四比”活动。即看谁跟党组织联系紧密、比组织观念强;看谁传递致富信息多、比献计献策好;看谁收入高,比致富能力强;看谁带领群众致富最积极、比先锋作用发挥好,掀起流动党员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开展流动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和党员志愿者服务等,为流动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目前,全市458名外出务工党员共向家乡提供致富信息和建议1200多条,引进致富项目37个,创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5个,吸纳1000多个劳动力就业,外埠党组织共接受和妥善处理涉及流动党员的农民工维权案件13起,帮扶流动党员12人,挽回经济损失85.5万元。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