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9日讯 记者8日从哈尔滨市发改委获悉,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加速推进中,目前全市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已初步形成,《哈尔滨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规划》等9个重点区域规划已完成编制,《哈尔滨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24个重点专项规划已大部分完成,各区、县(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创新模式“开门”编制规划
据介绍,我市把“十二五”规划编制作为今后5年全面推进新战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推进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早在去年,就由市有关领导挂帅成立专门机构,由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全市“十二五”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以及重点课题、专项规划的组织协调工作。确定了我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由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24个专项规划、9个重点区域规划和18个区、县(市)发展规划构成。
此次规划编制,我市创新模式“开门”编制规划,将重大课题任务委托省、市科研机构和在哈大学大所完成,并请北京大学、国家宏观院、中咨公司等高层研究机构进行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哈尔滨”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
总体规划全面深化发展新战略
在多方协商,吸收多方面意见、建议,结合我市实施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市发改委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根据这一纲要,“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努力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实现“两个翻番”、“一个晋位”的发展目标。实施重点完成主体功能区空间布局等13个方面任务。
据了解,纲要(征求意见稿)中的许多任务是我市发展的新亮点。其中提出,我市将国土空间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推动主体功能区形成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人口、资源、环境的空间格局和相互匹配关系,从调整空间角度实现科学发展。同时,我市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两轮驱动”的服务业发展模式为核心,推动三次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构建立足黑龙江、服务东北北部、辐射东北亚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9个重点区域规划已编制完成
据悉,由市发改委、工信委、农委等多部门参与编制的24个专项规划、9个重点区域规划进展迅速,其中9个重点区域规划已编制完成。同时,由地方政府负责的18个区、县(市)发展规划也正在加紧编制中。
目前,松北区已基本完成了23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围绕北国水城和科技新城建设,着力打造省市行政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和商务教育中心。平房区会同哈经开区初步形成了哈南工业新城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打造南部工业重镇、创意名都、文化新城、京俄通衢、森林家园和愉悦乐园。市建委牵头完成了《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市将着力建设环网相连、快捷畅通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稳步推进住宅建设,着力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的住宅新区等发展目标。方正县完成了本地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今后5年将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优质稻米基地、新兴产业强县、东北特色侨乡,为建设哈佳中段副中心城市奠定基础。
此外阿城区实施与哈尔滨同城化发展、加快山水园林建设的战略,巴彦县打造江北特色中等城市等城镇体系建设新思路正在纳入规划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