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3日讯 题:民在上,六年如根为民生——鹤岗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民生工程工作纪实
常怀利民之心,常谋利民之策,常做利民之事,这是鹤岗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准则和执政方略。“群众企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民在上,民困我帮,民需我做,民呼我应。”一件件惠民实事,一项项惠民措施,一个个惠民制度,让人切身感受到了“民本鹤岗”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如根,扎入深层,让民享受阳光
2005年,投资近2亿元,完成26件大事实事;
2006年,投资近3亿元,完成30件大事实事;
2007年,投资12亿元,完成51件大事实事;
2008年,投资23亿元,完成75件大事实事;
2009年,投资80亿元,完成120件大事实事;
……
民为重的思想一直在鹤岗市委、市政府的头脑中扎根,拨一下鹤岗近几年财政收支的算盘,一边是政府公务支出逐年“勒紧裤腰带”直线下降,对自己越来越抠门;一边是民生领域投入一年一跨越直线上升,对人民越来越大方,一降一升之间,体现的是鹤岗市政府与人民之间位置的回归,犹如植物的根,将自己深埋在地下,让叶干享受阳光的温暖。
安居:5年完成了8年的任务,沉陷区治理工程项目完成在即,累计建设住宅95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59万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住宅75.6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改造完成45.6万平方米建设,购买了1.9万平方米廉租房,发放租房补贴1570万元,8900户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教育:创建6所省级标准化学校、改造10000平方米危房、维修35所学校锅炉,建设完成中小学活动中心,资助贫困学生9029名。在全省第一个把全部教师纳入阳光工资范畴,第一个成立特困大学生助学基金会,定期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设立专项资金,政府出资资助困难家庭的学生上学,建立起了捐资助学、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
医疗:在现有区级医院及二级医院基础上转型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全市。优抚报销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70%。惠民医疗机构诊治低保患者上万人次,减免医药费支出10余万元。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25万名城镇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加速推进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达14.86万人,参合农民资金补助标准提高到了每人每年100元。开展“健康鹤岗行”、“百千万卫生惠民工程”以及“妇女、婴幼儿健康促进工程”,让城乡居民得到了更多实惠。
文化:建成20个社区图书室、40个农家书屋,开通地面数字电视,实施电影免费放映工程,为城乡群众免费放映数字电影1000多场,建设市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在居民社区、休闲广场新增全民健身路径100多套,建设1000平方米的市广播电视演播大厅,15600平方米的中俄文化交流中心,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市全民健身中心。举办中俄界江国际旅游节,激情广场大家唱等大型群众文化体育活动500场,参与群众20余万次。
解困:全省第一个由政府建立六个特殊困难群体专项救助资金,投入资金709万元,完成了20个整村扶贫开发任务。增发了城市低保补助金,补助标准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提高失业保险补助标准,积极开展社会保险工作,在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人均涨幅130元,达到历史新高。
如根,汲取给养,为民抽枝长叶
2005年—2007年,第一轮三年项目建设年,已竣工投产项目74个,累计完成投资33.7亿元,实现利税2.2亿元;
2008年—至今,第二轮三年项目建设年,已竣工投产项目135个,完成投资81亿元,实现利税23亿元
……
务实的血液一直在鹤岗市委、市政府的身体中流淌,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的民生工程,持续提高着城乡居民经济收入。犹如植物的根,不断地吸收着养分,为叶干抽枝发芽提供后劲和动力。
致力惠民建项目:鹤岗市充分发挥黑龙江沿岸“绿色走廊”的生态优势,努力发展优质、高效、绿色的生态农业。由于种植业和大米加工业能力较强,产生大量的废弃稻壳和秸秆,为了搞好废物利用,鹤岗市大力实施稻壳、秸秆发电项目,陆续投产和在建的国能绥滨生物发电公司秸秆发电,人和米业公司、万源米业公司稻壳发电等项目,不仅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净化环境,而且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工业经济转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加强环境整治,大上环保项目,五号水库水源保护区综合治理工程、小鹤立河水库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细鳞河水库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等一大批利民惠民项目正在紧张的建设中。
致力就业建项目:煤电化工、绿色农牧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使有着“煤城”之称的鹤岗市实现了从资源的原字号输出到资源的深加工循环利用,从企业的单打独斗到环环相连的新兴产业链集群的汇聚。今年4月,投资16亿元的鹤岗宝源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焦炭及循环经济建设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就在同一天,还有10个总投资约20亿元的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300万吨焦化年产能、30万吨合成氨项目等,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就业岗位2.2万个,至少安置就业15000人。
致力增收建项目:鹤岗市在加大“煤电化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的同时,增加了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的战略目标,把医药、化工、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领域的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充分利用这些项目的建设周期短、见效时间快的优势,使之成为支持鹤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作为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加快城市发展,经济转型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支柱。
如根,广辟福地,惠民笑逐颜开
2005年开始,以“实事工程”为载体,解决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
2007年开始,以“项目民生”为载体,增加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2010年开始,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滨水森林城市”为载体,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
以民为本的实践在鹤岗市委、市政府的执政过程中始终贯穿,不断升华,坚持用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的“交响曲”,吹奏开百姓如花绽放的笑脸。
宜居:补充完善了城乡总体规划和“五山六水七区”的专项规划,启动了“净水工程”、“暖屋工程”、“环卫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开展了“卫生城”、“旅游城”、“森林城”等城市品牌创建活动,五年投入100多亿元,完成了鹤翔广场、人民广场、振兴广场等大型市民活动场所建设;完成了城区专业植树9万余株,义务植树8万株,造林和封山育林10.4万亩;启动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铺设完成污水处理管线19.3公里。10条城市主干道、3万平方米街巷道路、城市输变电扩容工程,省级标准化社区等一批重点工程全部交付使用。
宜业:制定了优势发展共享政策,在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推行了更加优惠的政策,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派驻服务组跟踪全程服务,确保及时、顺利、高效地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行“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过程和时间。建立了项目开发建设服务中心、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国有资产运行管理中心等服务组织。搭建了政府融资平台,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银行贷款,加快了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的力度,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完善了工业园区、人民办事中心的软硬件建设,使中化工程集团、辽宁北钢集团、三精药业、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进入鹤岗投资兴业。将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相结合,鼓励创新、引导创业、重奖人才。
宜游:龙江三峡、兴龙峡谷、嘟噜河湿地、红松母树林、金顶山石峰,这些原来对鹤岗人说十分陌生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假日里老百姓结伴游览的热门胜地。近年来,鹤岗市委、市政府依靠自身拥有的大界江、大森林、大平原、大湿地、大矿山等多种旅游资源的优势,确定了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撑鹤岗城市创新转型、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替代支柱产业来抓的战略,“争先建设以界江游为龙头的北国风光旅游胜地”的成为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重点,借助“鹤岗界江旅游集合区”列入全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十大板块,萝北名山镇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1个旅游城镇之一,名山岛被评为“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景区”之一的契机,积极打造以“两峡一岛”为龙头,以森林、湿地、边境风情为支撑,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旅游品牌,全力叫响“中俄界江之都,龙江文明之源,生态人文鹤岗”的城市旅游形象。
今天的鹤岗,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通行大道纵横交错,广场花园绿树成荫,居民百姓笑逐颜开,宛如一幅人和、物谐、山青、水秀、地绿、天蓝的巨幅画卷,向人们展示出一座边境城市的现代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