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4日讯 物价上涨,如何应对?现实中,有这样一群人:精于算计,却不降低生活质量;处处节省,却不成为金钱的奴隶……
何为抠抠族?网络上这样解释:这一族人最大的特点是“一分钱掰两半儿花”,富日子当穷日子过。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抠”,比如不打车,不下馆子不剩饭,家务坚持自己干,上班记得爬楼梯,美容就是早睡早起外加白开水8杯,再忙再累也要在家里宴客……
其实,作为一个新兴的“族类”,“抠抠族”不是贫困族、也不是守财奴,精打细算只是为了通过转移消费重点,更好地配置“有数”的金钱。其宗旨是做到物尽其用,消费观念超前,省钱方法时尚。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抠门”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更将这种态度定义为理财观,并为之欢喜、为之忧,更在其中找到了不少的抠门秘籍。
无“团”不购无“券”不欢
“抠抠族”精打细算,倡导更好、更有效地配置金钱,拒绝当“月光族”。他们经常流连于团购、折扣网站,进行理性消费。
陆琳在一家银行工作,常与钱打交道,深感挣钱不容易,攒钱更不容易。目前还单身的她,日常用度花销不大,但为了省钱,她常与几个“80后”的好友团购。“很多超市里的大包装物品都会比较便宜,一包牙刷20元有20支,一人买一包两三年都用不完。”陆琳喜欢与朋友一起团购,她在QQ上建立“小区群”,发消息征求和她一样的团购伙伴,大家定期到超市合伙采购。在去之前他们都会理出一个购物清单,整理出大家的购买比例。购买后平摊费用。从卫生纸、洗发露、牛奶到啤酒,自从路琳和朋友购买后,费用支出比原来低了10%,而且购物质量也大大提高。“像月底运气好的时候,遇到超市大促销,大家一起邀约去,买的东西相当划算。”像陆琳一样,“抠抠族”在日常生活中坚守原则,了解各种团购信息,无团不购,能省则省;留意各种促销方式,有折扣券就开心,能用即用;结识一群拼友,能拼就拼。
网上消费错时买菜
“抠抠族”不单单是省钱,更追求经济效益。“抠抠族”认为,“抠”主要是觉得没必要浪费金钱,省下的钱可以干更多的事情,比如自己做饭不只为了省钱还图个健康,吃得比外面放心,省下的钱可以孝敬父母,也可以为自己打下经济基础。至于穿着打扮,选择品牌服装是80后的“通病”。25岁的高铭在哈尔滨市一家医药公司做文秘。高铭说:“我是个爱穿的女孩,喜欢名牌。但是,除非遇到折扣在5折以上的商品,我一般都不会在商场里购物。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或者鞋子,我会先试穿,看准了合适的尺码和颜色,然后到淘宝网上去找最便宜的正品代购,这样就能节省很大一笔钱。
最近几个月,相信大家都发觉房价、菜价什么都涨了,几乎买不到3块钱以下的菜,生活成本大大提高。为此,作为兼职家庭主妇的于洁就想出几招省钱妙招。“我现在会选择下班后晚一点时间,也就是7点左右再去买菜(包括周末也一样),这个时间去买菜不但少了上午的嘈杂和拥挤,而且摊主马上要收摊,讨价还价的余地更大一些。”刚刚结婚一年的于洁和老公都是朝九晚五的白领,有了自己的小家后就开始了“煮妇”生活。于洁说以前不买菜不知道菜价高,现在天天逛菜市场才发现菜比肉贵。于是她就想出晚半小时买菜的点子。“很多主妇会觉得晚市的菜不及早上的菜新鲜,但只要用心挑,还是会有好东西的,这样不仅能买到好菜,而且价格低(价格一般比早上低30%—40%)。”此外,于洁还选了一家菜种比较全的菜店买(最主要有自己喜欢吃的那几种),然后经常光顾,跟老板混熟之后,成为老主顾以后价格就便宜不少。
如果有时公司加班,于洁就干脆邀约老公一起去超市买熟食加菜。“很多超市为了减少浪费,到了快关门的时候就会推出特价熟食,量多、新鲜,很划算,有时能赶上平时买的双份还多,很适合我们这些上班族。”
低碳出行车费更省
27岁的吴晓月月收入近5000元,她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加入“抠抠族”,并不完全为了省钱,更是爱上了这种绿色环保的低碳生活。“步行能到的地方就不坐车,坐公交能到的,就不打的,用信用卡积分换旅程数……这样每个月起码能节约下五六百元。”她说。
吴晓月本是有车一族,家离单位并不远,走路也就20多分钟。吴晓月说:“走路上下班,不仅不用再为堵车烦心,而且也对身体好,久坐办公室,缺乏运动,走走路让我感觉健康多了。”吴晓月表示,一般情况下,如果步行30分钟之内能到的地方,她都会选择步行。30分钟以上的路程,她会先查看是否有合适的公交车。”“抠抠族”们“抠”出来的生活,并不牺牲现代高科技带来的便利,而是在享受现有生活的基础上将成本降到最低。
在哈市工作的白领侯女士,家在上海,每年她都会回家探望父母两三趟,而这竟然并没有花去她太多钱。“我的机票大多是用我和老公的信用卡消费积分换的。”侯女士介绍,即使积分用完了,自己也会提前上网查询机票打折信息,因为许多航空公司都会在一些特殊时段推出超低价的机票,为自己节省不少银子。
精打细算节俭出新
“抠抠族”是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一代。他们拒绝“月光”,提倡理性消费;他们并不吝啬,而是追求物尽其用;他们消费观念超前,省钱方法时尚。作为“新节俭主义”的倡导者,他们收入虽然不菲,支出却要精打细算。既将日子过得五彩缤纷,又摒弃过度的奢华。
“80后”张小姐,是标准的“抠抠族”,她算了一笔账:“每月工资底薪加提成大概有2000元左右,每月房租350元,150元公交车费,100元电话费,吃饭钱是450元,买衣服、生活用品等零散开销在400元左右,每个月都还有结余。”这就是“抠抠族”一个月的账单。抠抠族,最初源于生活的压力“开始刚工作的时候由于工资比较低,所以花钱比较省,后来工资涨了,还是觉得原来简单的花钱方式比较好,所以现在也从不浪费。”张小姐说。
在某银行工作的吴小姐也是“抠抠族”的一员,她前几年就结婚了,并且已经有个两岁的宝宝,她说:“结婚前,我的生活都是相当奢侈的,总是觉得钱留着还不如趁年轻的时候好好享受一下生活。结婚后,发现压力越来越大,买房、将来小孩的抚养以及赡养父母等压力都是必须考虑的,巨大的压力摆在面前让我们不敢乱花钱,于是过起了‘抠抠族’的生活。后来慢慢发现,‘抠抠族’的生活节俭又环保,于是便渐渐喜欢上了这种生活方式。”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抠抠族”月收入都在3000元甚至5000元以上。可以说,他们的收入并不低,他们也同样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高品质生活。就像月收入4000元,还经常在家自制雪糕、电脑里收藏一批电子折扣券的刘女士所说,加入“抠抠族”行列,追求的是一份生活情趣,追求的是“新节俭主义”,使钱尽其用,而且用得开心。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日渐壮大的“抠抠族”中,存在着部分背负房子、车子、孩子压力,收入高、贷款更高,为面子而不得不加入其中的伪“抠抠族”。但是,应该看到,相比“月光族”、“负翁”来说,“抠抠族”在追求低碳、简单生活的同时,更展现出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