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6日讯 哈尔滨市2010年的第一场冬雪,比往年来得更早更急。从11月11日夜间开始,洋洋洒洒连下了两场,持续降雪时间超过了35小时,累积降水量15.9毫米。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雪,以城管系统为主力的清冰雪大军挺身而出,连续奋战三昼夜,用有效机制和无私奉献战胜了冰雪,保证了市区3000多条街路的畅通和市民正常出行。
五项机制保障快速清雪
早在今年10月,市清雪办就向社会各界公开承诺:今年清冰雪工作将以雪为令、边下边清、边清边运、雪停路净。
哈尔滨地处北方高纬度亚寒带,尤其是今年加大了路桥建设力度,新增清雪路面630万平方米,加之现有清扫保洁人员不足,清冰雪工作压力空前巨大,这样的承诺能实现吗?
信心源于充分的准备。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市清冰雪办未“雪”绸缪,建立了五大机制。
———超前启动机制。市、区清冰雪办在10月中旬前就分别召开了今冬明春清冰雪工作动员会,进一步完善制度、调整了清冰雪作业标准,从专业队伍的调集到社会力量的组织,从原有设备的保养调试到新型机械的有效使用,从融雪剂的储备、科学撒布的培训到灾害性降雪的应急保障等都进行了充分、细致、科学的准备。各区党、政“一把手”纷纷把清冰雪工作提升到执政能力的高度来重视,从人、财、物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顺利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首场必胜”的目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部门联动机制。市、区之间,区城管与街道办事处之间,市清冰雪办与财政、气象、交管、交通、民政以及新闻媒体等部门之间建立了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全面保障的协作机制,以雪为令,形成工作合力。财政部门积极抽出专项资金,组织统一采购融雪剂,落实以奖代投资金;气象部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第一时间提供预报和雪情信息;交管部门在降雪中及时增派警力,实行“一坡一警”,组织协调社会车辆,实行交通管制,为清冰雪提供保证,形成了全民合力战冰雪的良好局面。
———快速反应机制。市清冰雪办以及各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以雪为令,在降雪第一时间赶到清冰雪指挥部,了解清雪的人力和设备安排情况,现场检查清冰雪的进度,鼓励广大干部职工斗志,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全市万余名环卫专业队伍随时待命,准备清雪。
———考核奖惩机制。按照“快”和“净”的要求,对全市八区进行评比,实行“质量和补贴资金挂钩”的绩效考评方式,采取逐街逐段全面检查,实地测量,现场打分,进行考核评比,按量验收,按质核算,充分调动清冰雪单位、人员的积极性。
———督导检查机制。由市城管局5名副局长分别挂帅成立的5个督导组,分别深入各区督导清冰雪工作,现场协调指导解决问题;市清冰雪办抽调20多人成立了4个检查组,24小时动态检查各区清冰雪质量和进度,确保市清冰雪办快速、准确、真实掌握清冰雪工作的即时信息。
清雪大军鏖战三昼夜保交通
深夜,漫天飞舞的雪花无声飘落,万余名清冰雪大军连续三昼夜奋战在全市近千条街路上。
道里区统一整合清雪车、运雪车等机械设备及工作人员,采取“固定机械、固定路段、循环作业”以及撒、扫、推、装、清、运、卸“七位一体”的作业方式,相互协调、配合作战,收效显著。
道外区歇人不歇车,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的优势,将驾驶员分成3个作业组,换班上岗,开足马力歇人不歇车,充分发挥机械化清雪优势,提高了工作效能。
南岗区重点锁定坡路、桥涵、交通节点、主要广场和交通瓶颈地带,采取边下边清的方式,滚刷车和人工相互配合,“打浮雪与清路面”相结合,反复清理,反复作业,保证交通节点和主要广场交通状况没有梗阻,也保证了主干街路道路交通顺畅。
香坊区73辆专业清冰雪机械全部在第一时间准确到达清冰雪现场,与1500余名环卫工人形成人机结合、快速清理推进的清冰雪主力军。第一、二环境卫生运输中心全力投入59台拉运车辆,积雪拉运效率大为提高。
平房区动员社会力量、“门前四包”单位及临街业户,积极投入到清冰雪工作中,六街、两镇、驻区大厂也积极行动,确保本辖区的清冰雪工作顺利推进。
松北区根据区内道路宽、车速快的特点,将清冰雪作业分为3个片区,实行夜间集中清雪机械连续突击作业,坚持铲、推、碾、装、运、卸“六位一体”作业,白天实施人机结合的方式清除积雪,全面打通市政府周边街路。
连续3昼夜,万余清冰雪大军挥汗奋战,550台(套)清冰雪设备开足马力,1000余台运雪车辆穿梭不停……3000多条街路迅速干净起来,连续两场大雪没有给城市交通带来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