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7日讯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宏观经济运行数据。10月CPI同比上涨4.4%,创自2008年10月以来25个月的新高。近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经济大背景下催生了团购族、囤囤族等新群体,各种实用的“省钱秘笈”广为传播,一些时尚爱美的女性在“绝不省掉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快乐又“实惠”地生活着。
逛街:先做预算后记账 休闲:少买杂志多攒券
哈市市民李女士是“逛街狂人”,每到休息日,她就会游走在各大商场间,不买到“盆满钵满”决不“收兵”。如今,她却对此多了些“门道”,李女士告诉记者,以前购物全凭喜好和冲动,一点计划没有,而现在,每次逛街前,一定会先做个大体的盘算,“需要哪种风格,大致预算是多少,都要想到。”购物完毕,她还要记个大概的账目,并会及时登录网银,核对自己的花销。
从事企划工作的莹莹告诉记者,她以前每月光买杂志就要花费100多元,“后来,我发现很多杂志有电子版,只要支付2-5元的电子币就能和平面杂志一样及时阅读,既环保又省钱。”而那些值得收藏的书,她会到网上买,“网上有很多这类网站的优惠券和折扣活动,比实体书店实惠多了。”
美容:自带产品 健身:拼卡租卡换套餐
张女士是南岗区某美容会馆的常客,她每月都会去做面部护肤和身体排毒按摩,都是一体化的温馨服务。最近,她却改变了方式,先在网上或者商场里买好面膜和精油,再拿到美容院里让技师帮忙做,“这是同事教我的省钱之道,不用他们的产品,价格省了一半多。”
一直热衷健身的陈女士则告诉记者另一个“实惠”的方法,她说,身边几个同事都有不同场所的健身卡、美容卡、美发卡,然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短时间根本消费不完。于是,她和同事们成了“借卡族”,自己用不完的卡,大家一起用,“等于是一起花钱办到了最低折扣,而且大家一起美容、健身,不仅划算还不寂寞。”陈女士还说,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给这些卡做一次“盘点”,免得钱闲置浪费。
商家接受消费方式的变化“随市而动”
某商场导购员告诉记者,如今很多女顾客都是到店里来,试了一圈衣服,最终一件不买就走的。“有的人进店来,直奔自己喜欢的衣服去,试完也不问价,说声谢谢就走人;还有的会瞄几眼价签和货号。我们都知道,那是先在这里试好大小,再去网购的。”不过,导购员对这些做法却很理解,“买卖本来就是自由的,而且谁挣钱都不容易,同等品质下,谁都会买便宜的。”
南岗区某美容会所的刘经理说,“商家只有能根据顾客的需求,及时转变经营方式才能盈利。”她告诉记者,以前很多美容会馆是绝对不允许客人自带产品来做美容的,但如今,谁家如果再死守过去的规矩,就会面临顾客的流失,“这就叫‘随市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