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11月18日讯如今,农副产品、生活用品涨声一片,一些人开始囤积物资抗通胀。11月12日,齐齐哈尔市多家商场、超市打出了特价优惠的促销牌。为了能购买到低价商品,不少市民涌进商场、超市,出现了大包、大袋往家扛卫生纸、小米、大米等的场景。11月14日上午,大学生小陈约了几个朋友去商场买衣服。他买衣服的理由居然是看新闻说服装价格即将上涨。“听说棉花涨价了,下一波就轮到服装了,目前价格暂未上调,是因为成本压力还没传导到终端。冬装反正是要买的,不如趁现在早点买。”小陈说。
在齐齐哈尔市的几家大型超市里,记者看到来购买食用油、大米、面粉的人络绎不绝。在新玛特超市,记者遇到了来买大米的方女士,她在龙沙区一所小学附近开了个小餐馆,一口气买了6袋10公斤装的大米。她说:“现在商场搞促销,比批发价都便宜,做小生意必须精打细算。”原来,她以往每次到批发市场进货都买3袋,结果上次买大米的时候,正好赶上价格微调,每公斤上涨了2角多,一下就亏了几十元,所以这次她特意多买点回去囤着。面对市民的囤货现象,采访中,有关人士均表示,消费者不必对涨价反应过度,“海豚(海量囤货)”们要悠着点。对于是否有囤货的必要,市场经营户也多数持否定态度。他们普遍认为,食品价格经过此轮调整,暂时应该稳定下来了,消费者并不需要囤货。
记者也了解到,前期上涨厉害的绿豆价格目前已回落到正常水平,姜、蒜等调味品价格较为平稳,卷纸、洗发水、牙膏等日化用品今年以来价格也未出现过调整。因此,消费者并不需要囤积。“大米、白糖等虽然保质期较长,但长期存放容易变质,食用后可能危害健康。而且接近年底,超市一般都会推出一些降价促销活动,因此消费者大可不必囤货。”一位大超市的销售人员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