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8日讯 题:紧紧围绕三年决战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省交通运输厅围绕中心任务创先争优情况调查
日前,省直机关工委组织部、省交通运输厅机关党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省交通运输厅围绕三年决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三年决战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决策。为积极贯彻这一战略决策,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反复论证,认真谋划交通运输发展蓝图,提出了推动黑龙江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宏伟规划。决定用三年多的时间,投资1100亿元,建设高速公路3042公里,一级公路420公里、二级公路2935公里,农村公路60799公里,铸就造福龙江的发展路、致富路、风景路、环保路、廉政路。28个公路重点项目全部建成后,除加格达奇通一级公路外,其余12个市(地)全部通高速公路,64个县(市)、省内重点旅游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边境互市贸易区、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地区全部通二级以上公路,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硬化路面公路。规划的提出,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交通运输部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全省上下的广泛赞同,成为指导三年决战的建设蓝图和行动指南。今年是“公路建设三年决战”的攻坚年,省交通运输厅紧密围绕交通运输中心任务强化党建工作,把夺取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全面胜利作为重点目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厅党组核心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高质量高效率地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快发展、大发展,为全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强化组织领导,在创新攻坚,引领发展上创先争优
三年决战的旗帜,激发了党组织的昂扬斗志,也激发了为龙江交通而歌的豪情!厅党组认为,三年规划建设的每一个项目,都与八大经济区建设息息相关,如何发挥核心作用,拓宽思路、完善制度、提升管理、统筹摆布,引领交通建设三年决战快发展、科学发展,是摆在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主要做法有四点:
一是厅党组紧紧依靠省委的坚强领导,依靠各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推动公路建设从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从行业行为向社会行为转变。积极争取中省直各相关部门对公路建设的支持配合,主动沟通协调,采取超常规措施,破解公路建设项目设计报批、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工程招标四大难题,空前繁重的资金筹集、项目审批、相关设施拆迁等方面工作按期完成,使项目开工整体提前一年,把握住了扩大内需的难得历史机遇,为决战决胜奠定了基础。真正实现了从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从行业行为向社会行为的历史性转变。
二是建立适应决战需要的“战时”管理体制,勇于创新,推进工程又好又快建设。为适应三年决战的需要,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整合了全系统的力量,打破部门间的界限,构建了厅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为总指挥部、五个专项工作推进组、三个战区指挥部、24个项目指挥部垂直管理的“战时”新体制。市县负责的二级公路和农村公路项目,由省公路局牵头成立总指挥部,派出推进组,自上而下建立了一整套责任体系。水运建设由航务局牵头构建推进管理机制。围绕工程管理制定了《三年决战实施纲要》,提出100条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措施。走科技创新之路,实施部省联合科技支持黑龙江公路建设行动计划,针对我省季冻区特点,大面积推广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新技术16项、应用新材料5种、引入新设备9种、推广新工艺18项,把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解决工程建设难题的技术方案,为建设安全、环保、和谐、耐久、节约的高速公路提供了科技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路面十年不大修”的目标。
三是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作为保障,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厅党组把公路建设工程和廉政建设工程摆到同一高度、放在同一位置、看得同等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一块谋划、一块布置、一块推进、一块检查、一块验收。自觉地用党风廉政建设服务和保障重点工程建设,用重点工程建设成果来检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两个工程”(公路工程、廉政工程)一起抓、“两个目标”(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一起要、“两个安全”(质量安全、干部安全)一起保。坚持以各级班子成员、主要部门负责人和项目指挥为重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建设者心中筑起了一道牢固的思想防线。制定了《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资金拨付管理暂行办法》、《材料物资管理暂行办法》、《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等20多项管理办法,发挥制度防腐的强大作用。凡是能公开的内容全部公开,重大事项要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一切打破常规的重大创新措施必须经过批准。厅党组成立5个巡回纪检监督组,深入各项目指挥部进行全过程监督。主动接受省重点工程监督检查组的监督。定期开展财务收支和任期审计工作,同时和省审计厅密切合作,组织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这一系列措施的有效落实,为三年决战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四是全面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各部门、各单位紧密联系实际,紧扣发展主题,全力整合资源,不断创新形式,积极开展媒体宣传、内部宣传、氛围宣传、资料宣传,形成了以三年决战为主要内容的交通立体宣传格局。先后在《黑龙江日报》发稿160篇;《东北网》发稿204篇;《新闻联播》节目播出新闻93条。创建并出版《黑龙江交通》报99期;交通视点24期。印发黑龙江交通信息1023期,公路建设专报202期。以公路沿线和项目建设现场以及交通系统各级单位为主阵地,设置了4300余处宣传标语口号,做到统一规范、全面覆盖,迅速在全社会叫响了三年决战,展示了交通人决战决胜的信心。创办《黑龙江交通》报,充分发挥系统内的期刊、网站、简报作用,传递上级声音,反映基层实际,弘扬奉献精神,激发创业潜能,使全系统职工的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决战决胜的目标上来。全面加强与国家和省主流媒体的合作,通过宣传决战的规划和措施、宣传公路建设对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使“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展现公路建设一线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使社会走近交通,了解交通,让交通人创业奉献的精神感动社会,为交通赢得了荣誉,树立了形象。
强化基层组织,在凝聚人心,实现发展上创先争优
肩负着重托,承载着希望。厅党组围绕“三年决战”战略任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突出抓好各级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提高各级班子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黑龙江交通加快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领导班子,认识事物要有新理念,解决问题要有新思路,落实工作要有新举措,各项工作要有新成效;建设实干型领导班子,贯彻省委“在发展中看干部、用干部”的指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鼓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干成事;建设和谐型领导班子,发挥班子的整体合力,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建设廉洁型领导班子,在各种考验和诱惑面前,不迷眼、不动心、不伸手,始终站稳脚跟,保持浩然正气,始终保持和维护班子的良好形象。充分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紧紧围绕基层一线主战场,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党建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转变,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发挥出了党组织保证、率领、组织、攻坚作用,推动了交通发展决战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厅机关党委深入开展以“讲党性、树新风、优环境、促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增强了党性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组织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服务型”机关活动,开展“决战路上党旗红”为主题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评比等“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自律意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打赢三年决战的内动力,充分展现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贯彻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加快交通建设三年决战的风采,激发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爱我交通、奉献交通、学优比先的工作热情,为三年决战凝聚了人心,积聚了力量。省高建局紧密结合三年决战实际,把党组织建在指挥部、项目组、施工队,在重点项目标段建立了374个基层党组织,并吸纳农民工党员参加党组织,有效激发了广大参加建设党员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架起了工程建设基础节点与指挥体系的有效联系,形成了强大攻坚合力。 G111指挥部党组织坚持开展建设学习型、廉洁型指挥部和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叫响“廉洁自律从班子做起,党员向班子看齐,群众向党员看齐”的口号。各级基层党组织以公路重点工程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领导和保证了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2010年度我们不仅打破了全国一年开工高速公路里程最多的记录,也成为我省历史上交工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里程最多的一年,创造了寒冷地区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公路建设1100亿资金全部落实。规划的28个新建重点工程项目,编制设计图纸270多万张,审批环节1643个,规划项目已全部通过批准立项,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以往3年的工作量。1.69万公顷征地任务短短4个月基本完成。205个施工标段、110个监理标段招投标实现零投诉。公路建设超额完成建设计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重点工程已交工2227公里,农村公路已交工4.61万公里。省公路质量监督部门累计质量检测16.5万点,一次抽检合格率达97.3%,复检合格率达100%,公路建设质量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农村客运“6080”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年新增通车行政村63个,行政村通车率达到99.3%,新建乡镇客运站86个,乡镇客运站已达575个。重点客运场站建设按计划完成,其中龙运物流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5.65亿元。开通哈尔滨至符拉迪沃斯托克、七台河至乌苏里斯克、虎林至马尔科沃国际运输线路,国际运输线路累计达到45条。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正式启动,哈、齐、牡、佳、大5个市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救援服务。截止10月底完成客运量3.29亿人次,同比增长5%;完成旅客周转量226.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6.2%;完成货运量3.65亿吨,同比增长3%;完成货物周转量65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0.6%。与此同时,税费和机构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公路养护管理、治超、收费等工作取得新突破,水运建设和发展稳步推进。
强化表率作用,在吃苦奉献,促进发展上创先争优
“一个党委一个堡垒”、“一个支部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个标杆”。在厅党组的正确引导下,战斗在建设一线的筑路人,他们抛家别子,默默无闻地把青春贡献给崇山峻岭,滔滔江水,他们把智慧献给了世间,将天堑变成了通途,在江河湖泊上架起一座座彩虹桥梁。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如今有无数的筑路人在自己家门口修路,却几个月也不能回家一次。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与他们共同演绎了一幕幕幸福、辛酸的故事。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志杰同志多次带领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全省公路重点工程项目以及依兰航电枢纽等水运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督查,组织现场办公,及时破解难题,极大地鼓舞了一线建设者的士气。厅党组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向全系统做出了公开承诺,从党组做起,从主要领导做起,从机关做起,带头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厅长高志杰同志和厅党组成员带头做到“不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不插手建设物资材料采购、不插手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厅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加班加点工作,到一线检查日行千里,常常是中午饭下午吃,晚上饭半夜吃。厅机关和纪检监督组的一些老同志,不图名不图利,和年青人一起奋战在一线。厅规划处、财务处为项目报批和建设资金筹集,深入研究、反复协调、多方奔走,嗓子说哑了,双腿跑酸了,他们知道什么时候上班,不知道什么时候下班,知道什么时候休息,不知道什么时间能休息,没有节假日,攻克了项目报批和资金筹措两大难题。厅建管处等单位的同志,战斗在工程建设第一线,“吃三睡五干十六”,血压高了,脚跟腱受伤了,依然坚守岗位。各指挥部项目指挥天天坚守在一线,有的指挥女儿失踪40多天,没有离开工地亲自去寻找;有的指挥刚做完胆摘除手术,出院的第二天就赶到工地;有的指挥妻子重病住院、父亲出了车祸,也不回去照顾;有的指挥母亲卧病在床半年,直到母亲去世才赶回家中;有的监管项目指挥长期哮喘,项目交工后才入院治疗。勘察设计时间紧、任务重,有的设计人员家里老人得了癌症,有的刚刚结婚,有的身带重病,为了保证任务如期完成,他们始终战斗在工作岗位上。广大施工和监理人员顶严寒、战酷暑,积极投身三年决战,漠北项目总监办主任霍洪波同志带病坚持连续工作,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市、县两级交通部门既承担着地方项目的建设任务,又是地方政府实施征地拆迁的主力军,黑河、齐齐哈尔、牡丹江等13个市(地)和农垦、森工系统交通部门全部按期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全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人物和群体,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为三年决战做出了突出贡献。省农村公路办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等6个先进集体和15名先进个人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共同命名表彰,省航道局测绘大队队长许长民同志被交通运输部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交通人物”,省高建局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龙江英才团队”。省高建局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党组织”,省航道局机关纪委被评为“党风廉政先进集体”,肖楼、王牧等同志被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省总工会专门下发决定,为双佳指挥部等10个单位颁发“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向王纪滨等10名同志颁发“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交通人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干成了许多人认为办不到的事情。在全省三年决战的公路建设中,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这样的一线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承重、特别能打硬仗”的精神。今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来黑龙江调研,对我省交通建设给予肯定,指出这是有远见、有魄力的大手笔,既抢抓机遇拉动了内需,还为黑龙江下一轮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等国家领导人到黑龙江视察工作时,专门听取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公路建设三年决战情况汇报,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发展交通,民生所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们的努力和付出,全省人民不会忘记。”这是省领导对交通人的殷殷嘱托,更是对全体建设者的巨大鞭策和激励,充分概括了新时期交通创业精神的内涵,成为全体交通建设者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