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58期
2010-11-26 17:48:4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北安市乡村党组织以“五个围绕”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北安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紧扣中心工作,贴近基层实际,以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主题,引导乡村党组织和党员以“五个围绕”(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城镇发展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发育、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围绕和谐乡村建设)创先争优,取得了较好效果。

  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在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中创先争优。乡村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展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中的主导作用,组建流转组织、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宣传引导、搞好保障服务,切实加快推进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全市建立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中心35个,总结推广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典型18个,创新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24个,流转土地61.7万亩,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2.5万亩。海星镇党委积极与建设农场联系,将治安屯6412亩耕地流转给建设农场,实现了土地托管经营。城郊乡双青村土地经营合作社党组织组织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以按股分红的形式,吸纳农民土地1.1万亩,占全村耕地面积78.6%。石泉镇石远村党支部书记王福才以每亩地200元的价格与43户农民签订土地托管合同,规模经营土地900亩。

  围绕加快城镇发展建设,在推进小型村屯整合上创先争优。按照小型村屯整合的总体安排,各相关乡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主动深入农户,积极宣传整合的意义、目的,打消了部分农户的思想顾虑。同时从硬件建设上,积极为农民群众创造转移条件。为改善离土农民的居住条件,赵光镇党委在镇内规划设计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可入住农户1000户的东丰新区。目前,投资4200万元的新区一期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已经完工,131户农民即将入住新居。通北镇党委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今年开发楼房30余万平方米,拓宽白色路面4500平方米,重新铺设人行道2万平方米,新铺设排水管线4000延长米,切实增强了小城镇的辐射力、凝聚力和吸引力。

  围绕加快主导产业发育,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创先争优。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各类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产业型党员责任区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带领农民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石泉镇党委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镇落实种植玉米9.8万亩、小麦1500亩、水稻5000亩,进一步优化了种植业结构。城郊乡向前村蔬菜配送中心党支部,引导农户适应市场需求,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全村蔬菜大棚发展到800栋、4100亩,主栽油唛菜、七彩椒、苦瓜、荷兰豆等10余个特菜品种,蔬菜基地农民年人均收入7500元。赵光镇北乐村党员王印牵头创建北药生产责任区,组织260户农民种植平贝、龙胆草、防风等1600多亩,年户均增收1万元,使北乐村成为全省六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

  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在推进劳动力转移上创先争优。积极组织务工农民学习培训,联系务工岗位,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有力推进了劳动力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全市新转农村劳动力5560人,增加收入6113万元。通北镇飞跃村跨区作业党支部,组织跨区作业农民100多人、70台联合收割机,赴山东、安徽、河南等6个省、20多个县(市)跨区收割小麦,年收入300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跨省作业专业村。石泉镇石昌村党员夏增国,带出40多名村民到沧州务工,每名村民年收入2万多元。

  围绕和谐乡村建设,在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中创先争优。各乡村党组织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解决民生问题,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使农民能够享受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均等化待遇。2007年以来,全市投资1148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27个、改扩建17个;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农家书屋28个、文化大院29个。通北镇党委加大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6547平方米的通北一中食宿综合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4200平方米的幼儿中心教学楼建设项目即将开工。城郊乡建民村主要街路全部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建设农民休闲广场、农民活动中心各1处,超市和浴池已开工建设。石泉镇党委在石华村大立业屯和孙家屯打机井2眼,解决了1100人的饮用水问题。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