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伊春市决心用5年左右时间,将域内棚户区全部改造完毕。同时,发挥棚改“杠杆效应”,将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与加强生态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发展旅游业相结合,让林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截至11月1日,全市共完成拆迁3.1万户,同比增长1%;新开工3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完成投资35.3亿元,同比增长78%。
棚改与撤并林场所、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伊春林场所大多数位于深山区,随着木材产量逐年调减,林场所生产经营活动减少,消耗森林资源较大的林场所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伊春借助林区棚改契机,同步实施了林场所撤并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有8个林场所撤并搬迁到位,旧址民房拆除完毕,另有8个林场所的部分居民,已搬迁到局址或中心林场,搬迁1892户,移民5469人。
棚改与烧柴改革相结合。伊春林区居民多年沿袭以木做饭、取暖的生活习惯,年耗木材70多万立方米。为减少居民对林木资源的消耗,伊春全面推进烧柴改革,推广以废弃菌棒、秸秆等为燃料的生物质气化工程和型煤、电采暖、地源热泵、液化气以及太阳能等多种生活用能方式,既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又促进林区百姓生活改善。
棚改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借助实施棚改,伊春同步搞好“三供两治”等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拆除历史遗留的楼区“夹馅”平房,将“冒烟楼”并入居民集中供热管网,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将伊春建设成全国闻名的“候鸟型”避暑和养老基地。
棚改与打造生态旅游业相结合。围绕建设旅游名城,伊春科学编制符合实际的城镇总体规划和满足群众需要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将靠近景区和旅游观光道两侧有碍观瞻的危旧房,进行改造或搬迁,促进“景”、“镇”协调,为旅游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