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十一五”变化之“行”:道路长了宽了 出行快了好了
2010-12-03 10:39:46 来源:东北网-七台河日报  作者:周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3日讯 五年间,我们身边的交通体系或悄然无息,或轰轰烈烈地变化着——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越织越密的公交网络、随处可见的出租车和来势如潮的私家车让人们的出行更加畅通、快捷和舒适。

  走进新兴区红旗镇红光村,一眼望去,纵横的水泥巷路修到了居民家门口,新安装的路灯像卫兵一样列在水泥路两侧。当记者和偶遇的老党员高风明聊起脚下平整干净的道路时,高风明特别高兴地说:“过去遇上雨雪天,村里村外不是泥就是水,别说是出村了,就连出院门都难。自从我们村硬化了道路,可方便多了,现在即使下再大的雨,也影响不了我们出行。”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红光村的变化只是我市交通体系蓬勃发展的一隅。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市着力提高全市各出口公路的等级,加快构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协调配套的公路网。目前,已完成了七密公路改扩建工程、七桦公路改扩建工程和新金公路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依七高速公路、七勃一级公路和鹤大高速公路七台河至鸡西段三个重点公路项目建设,以及依宝公路大个岭至万宝河段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个体私营者杨剑锋因为业务关系经常开车来往于市区和勃利县之间,他对这段路的变化深有感触:“路宽了,并且干净平整了。过去路窄,车只能慢行,而且沙尘很大,现在好多了,走一趟至少能节省20分钟,还取消了收费站,把实惠留给了老百姓。今年,看着七勃公路正在建设,非常期待它能早日开通,享受一下更加宽阔、便捷的公路。”

  五年里,我市还完成建设通村公路205条,共计942.80公里,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市区主干道为动脉,区、县、乡、村道四通八达的城乡一体化公路网,公交网络新开发了5、10、20、30路等10条线路,站点深入城乡、小区之间,不但方便百姓出行,还增强了城乡之间、村屯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家住铁东的王立敏对记者说:“太方便了!过去只能坐微型车去市区,人满才能发车,再着急也只能等着,开通了5路公交车后,几分钟就发一辆,方便快捷,还舒适安全。现在公交线路多了,想到哪儿直接坐几路车就行,几乎没有到不了的地方,从这方面看真有点儿大都市的感觉了。”

  不仅如此,长途客运也有了长足发展,公路客车最远可以直达辽宁沈阳,而铁路旅客列车已经可以直达山东日照。对此,家住新兴区的张贵香老人颇为感慨:“以前回济南老家一次,倒车不说,光坐车就得两三天,想到坐车就打怵,现在可好了,坐上车直接到达目的地,年初我又回去一次,仅用了一天多的时间,而且火车比过去干净舒适,服务也更加周到。”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