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0日讯(张肖 记者邵奇)12月9日,通河县富林乡长兴村村民刘青梅一家人告别了破旧简陋的泥草房,住进了温暖舒适的节能稻草板房,夫妇俩高兴地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做梦也不敢想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通河县辖8个乡镇、216个自然村庄,农户3.1万户、农业人口11万人。在3.1万农户当中,泥草房户就有1.26万户。近年来,该县把农村泥草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摆上了重要日程。三年来,累计投资6.49亿元,改造农村泥草房9395户,改造的房屋全部为新建的节能住房。仅今年一年,就投入2.29亿元“泥改”资金,改造并新建节能房2895户、21.6万平方米,占哈尔滨市政府下达给该县改造任务1779户的163%。
优惠政策助推泥草房改造
多项惠农政策的鼓励,让该县泥草房改造工程顺利推进。针对农村不同收入群体,该县将各村屯农户划分出特困户、一般贫困户、低收入家庭、富裕户等四种类型,出台了“政府统建、自建补助、贷款扶持及奖励使用节能材料和集资建楼”等不同政策。对没有能力建房的贫困户、特困户,当地政府买单帮建,对有能力建房的农户,不但按条给予奖励,还帮助建房户协调贷款。同时,该县还鼓励农民对建设年限较短、状况较好的泥草房进行“穿衣戴帽”式翻新改造,墙体窜砖的、更新门窗的、更换彩钢房盖或瓦盖的,都给予了不同的资金奖励。弱势群体也能住新房
为让农村泥草房改造惠及广大农民,该县突出弱势群体,在泥草房改造中加大了对贫困户和特困户的扶持力度,全力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对完全没能力建房、年人均纯收入720元以下的贫困户,按照每栋2户、每户42平方米的户型,政府给予集中统建扶持,每户补贴2.1万元,农民只出5000元就能住上新房。今年,该县集中统建户数达756户,投入补助资金达到2300多万元。
泥草房改造改出村屯美景
新建的房屋、统一的院墙、平坦的村路、明亮的夜晚,这是该县农村泥草房改造后村屯的美景。近年来,该县将泥草房改造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结合起来,让改造后的村屯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凤山镇万柳村原来村容村貌较差,今年,该县在该村投入70余万元统建新型节能房19户,又投资180余万元进行了村内道路铺装、修砌路边沟、修建院墙、安装路灯,将该村打造成了环境优美的旅游示范村。此外,该县泥草房改造示范村西胜村等4个村,在完成泥草房改造的同时,也都相继完成了村内道路的铺装、边沟修砌、路灯安装等配套的改造任务,使农民居住条件及村屯环境实现了同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