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 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进发
2010-12-11 09:54:1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郑英丽 吕天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从取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到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齐齐哈尔市努力建设文化强市的步伐铿锵有力。

  “我们不仅仅是保护古建筑,更是保留一段历史文脉,使文化能够继续传承,再与时俱进。”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郝会龙在考察历史建筑时讲这段话,传递着这个文化强市的历史文化特质以及规划、保护、传承文化的声音。

  城之 文化

  在齐齐哈尔88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以昂昂溪遗址为代表的古文化;以金长城遗址、蒲峪路古城遗址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江桥抗战遗址、北满革命烈士陵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卜奎清真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交织汇聚成鹤城独有的文化名片。此外,俄罗斯建筑群分布集中、保存完好的昂昂溪区罗西亚大街,形成独特的小镇街区景观,今年入选第二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见证了新中国重工业发展的标志性城市富拉尔基城区格局,一重、北满特钢等工业遗产,铁西住宅小区街区等,成就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复兴之旅。

  而齐齐哈尔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犹如打开了一扇展示齐齐哈尔灿烂文化的“窗口”,让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越发闪亮。

  城之 特质

  齐齐哈尔有着200多年省府的历史,这段历史已成为齐齐哈尔历史上的一抹亮色。有关专家希望这段历史能够为齐齐哈尔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添上浓重的一笔。

  “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来自天赋和历史积淀,一旦受到破坏,就不可能复得。要加强保护力度,严格按照现行规定保护文物,不能命名完文化名城,就把保护措施放弃了。”齐齐哈尔市文物管理有关专家这样说。

  专家们对齐齐哈尔市应如何加大保护力度支了招:“必须进一步发挥市文物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消除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要依照相关条文,加强对建设施工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改建的审批手续,使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专家指出,将齐齐哈尔市多样的民族文化、重要的工业文化、典型的农业文化以及显著的城市精神有效融合,才能使鹤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彰显出独具一格的城市魅力。


  城之 进发

  1996年齐齐哈尔市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复兴之旅也随之展开。

  市政府陆续制定、颁发了《建设工程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筹集文物保护经费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通知》等法规文件。

  2005年,市人大、市政府委托市文化、旅游、规划等部门,成立了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地域文物保护规划》,颁发了《保护街区和保护建筑条例》及《关于切实做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的通知》,使名城保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同年10月,这个市成立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领导办公室,提出具体申报方案。2006年1~10月初,组织专家查阅资料、调查走访、拍摄照片、撰写文字,至10月末,完成了5万余字的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文本编写工作。

  2007年,齐齐哈尔市把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列入城市发展定位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去年11月,制定了《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


  城之 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如何并存,一直是两难之举。鹤城,则在两难中有了大胆之举!

  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自不必说,普查、保护是首要任务。老卜奎城地上、地下文物分布十分丰富,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

  自2007年9月开始为期五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涉及到全市七区九县(市)的157个乡镇。截至今年4月底,齐齐哈尔市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2362处,其中,新发现2049处,复查313处,填补了文物考古领域多项空白。

  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历史文化建筑和遗迹,更被市政府创造性地“挂牌保护”,目的是“抢救性地挖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防止误拆!”市规划局有关人士介绍说,从2008年8月起,齐齐哈尔市已有265处历史建筑挂上保护牌,其中184处是在2005年公布的33处保护建筑和一处历史街区的基础上逐一进行的单体建筑挂牌保护,81处是尚未正式公布为保护建筑的拟保护建筑。为此,他们还在报纸上发表《关于对齐齐哈尔市历史建筑进行普查登记和挂牌保护的通告》,对各部门提出严格要求,严禁为了部门利益隐匿、瞒报或拒不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的行为,要求切实履行保护历史建筑和维护保护牌的责任。

  建设部门主动协调房地产开发商,在拆迁和建设过程中,直接参与历史建筑的修缮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同时,结合城区绿化,有意识地进行历史文化建筑的恢复和利用工作,计划建设马恒昌公园、516部队遗址公园等,深入挖掘和彰显其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环境价值、历史价值及总体品牌价值。


  城之 未来

  国内专家、学者多次为齐齐哈尔市历史文化把脉。11月16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的专家与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讨论《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讨论稿)》……一直以来,齐齐哈尔市都在倾听更多的声音,融合更好的想法,探索更新的思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专家对齐齐哈尔市进行了几个月的实地调研和考察。专家认为,齐齐哈尔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历史文化名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应当制定出具体、详实的条例、法规,以便日后的名城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专家建议,还应设立保护管理机构、建立专项资金、建立文化遗产档案等等。

  记者从齐齐哈尔市规划局了解到,为早日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规划局也将尽快制定修改《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齐齐哈尔市保护街区和保护建筑条例》,明确保护街区名称及数量,履行法定程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