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哈尔滨市圆满完成“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任务目标
2010-12-15 08:49:38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齐智杰 姜雪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5日讯 哈尔滨市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了科技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科技综合实力和支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高新技术产值占全省50%以上,有效发挥了全省科技创新先导的龙头作用。哈尔滨市成为东北三省唯一的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连续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城市。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申请专利数量是“十五”2.2倍

  “十一五”期间,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获批数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1708项科技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级奖励68项,占全省77.8%,省部级奖励1270项。累计申请专利24609件,是“十五”的2.2倍,授权专利12320件,是“十五”的2.4倍,分别占全省的58.9%和54.2%。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资金6亿元,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42项,解决关键技术瓶颈2800余项,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64个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和511个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200余亿元,不仅极大地拉动了研发投入增长,实现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还实现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发力高新技术产业 6大领域形成产业链

  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是“十五”末期的2.8倍,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的54.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2.9%。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和高效节能与环保、现代农业等六大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培育发展了风电机组装备、LED照明、混合动力汽车、铝镁合金生产加工、农作物新品种、优质动物疫苗和现代农机装备7条高新技术产业链;获批铝镁合金新材料、发电设备、汽车制造、新医药、抗生素、特种材料及特殊加工、新媒体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科技部批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最多的城市。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5大平台“孵化”企业783家

  “十一五”期间,我市创新载体和创新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形成了以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交易、科技资源信息共享、科技投融资等五个平台为基础的创新服务体系。

  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5个,其中省级以上13个,“十五”期间累计解决关键技术瓶颈875项;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3户,其中国家级6户、省级39户、市级18户,推动了高新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42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到4家;在孵企业2176家,毕业企业783家,培育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技术合同交易额跻身全国技术市场前列,2010年实现48亿元,是“十五”末期的5.7倍,占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的84%,“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42%,哈尔滨市技术市场批准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培育了19户拟融资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了泰富实业在美国成功上市,实现500万元投入、2700万元合理退出,成为东北三省首个科技风险投资成功范例;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实现我省企业7年来国内主板上市零的突破。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