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7日讯 哈尔滨市气温持续下降,记者从哈医大一院、省医院等了解到,近一周来,由于不注意保暖而冻伤的市民骤增,多为儿童、室外工作者及醉酒者。
在省医院烧伤科,记者看到,13岁的阳阳两只耳朵肿得像小扇子,耳廓还起了水泡,痛得他直哭。阳阳告诉记者,午休时和同学在外面玩,玩得高兴时,把帽子、手套都摘了。下午回到教室时,他开始觉得耳朵越来越痛。经医生检查,阳阳的双耳冻伤已达到了2度。
据省医院烧伤科主任孙海宁介绍,近一周多来该科接诊了百余名冻伤患者,有时一天最多能接诊20多人,其多为耳朵、手、脚处冻伤,患者量比去年同期增多了近两成。由于中小学生平时外出活动多,且不注重防护,儿童冻伤患者约占接诊量的六成,搬运工、环卫工人等室外工作人员冻伤的也不少。此外,冬季东北人都喜欢喝酒御寒,近一段时间该医院已接治了10名因醉酒无法找到家,倒在户外冻伤的患者。其中一名醉酒者,露宿街头大半宿,被发现时双手、双脚已严重冻伤,面临截肢的危险。
孙海宁主任提醒,天寒地冻,市民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并要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尤其是耳、手、脚等易被冻伤的部分,鞋袜不要穿得过紧,并注意保持干燥。此外还可多吃些牛羊肉、生姜、葱类等食物来御寒。如果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疼痛等冻伤症状时,千万不要用雪揉搓的这样“土办法”,这样只会让冻伤组织进一步损伤。出现冻伤时,最好马上回到室内,用42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复温”。如果冻伤后出现水泡,要及时到医院就医,不要在家胡乱涂抹药物,防止冻伤表皮层出现感染。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