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1日讯 天寒地冻时节,外来蔬菜唱起了主角,此时,10万吨本地冬储菜陆续上市,稳定甚至降低了高企的菜价,让市民的菜篮子拎起来不再那么沉重。
农户储菜10万吨
12月13日,记者来到龙凤镇建兴村采访。在乡村公路两旁的田间地头,不时闪过高约一米的小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我们储菜的窖”,建兴村冬储协会会长李树才说,不但地里有菜窖,连冬储户的园子里也挖了很多这样的菜窖。
“全村有34户做冬储白菜生意,今年冬储菜540万斤”,李会长介绍,这几年,冬储菜价相对稳定,农户储菜积极性非常高,去年冬储了400万斤,今年增加了三成多。
在储菜大户田友发家,全家人都在窖里忙活着。“今年种了20亩白菜,产量24万斤,挖了四个窖”,尝到甜头的田友发高兴地说,现在市场需求这么大,菜价又好,打算来年再多挖几个窖。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像建兴村这样的冬储菜大村,在大庆市红岗区、大同区、林甸县都有,农户主要以白菜、土豆、萝卜为主,冬储菜总量在10万吨左右,目前正陆续上市销售。
补充菜源平抑菜价
市农委蔬菜办副主任李国春介绍,按照每人每天吃一斤蔬菜计算,全市冬季蔬菜需求量在25万吨左右,10万吨本地冬储菜能够满足将近一半的市场需求。
“受气候、技术等因素制约,大庆市冬季蔬菜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致使外地菜一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市价格成本调查队队长陈纪文说,本地10万吨冬储菜上市,对菜源是极大的补充。在外运菜价较高的情况下,人们会考虑相对便宜的菜,而本地冬储菜价格不高,品质又好,是居民替代外运高价菜的理想选择。
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副教授孙玉忠说,目前大庆市冬季果蔬货源主要依赖辽宁、山东等地,运输费用增加,遇到雪天路滑,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些都会引起蔬菜价格上涨。冬储菜上市,对稳定菜价将起一定的作用。“如果大庆冬季蔬菜能够实现80%的本地供应,大庆市的CPI就会降下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的生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