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绥芬河边检站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廉政教育
2010-12-21 17:18:56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涛 胡明辉 杨林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1日讯(王涛 胡明辉 记者杨林川)为进一步增强官兵廉洁自律意识,绥芬河边检站将廉政文化作为警营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增强廉政文化的“导向力”、“渗透力”、“影响力”为突破口,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强化教育,筑牢防线,切实增强廉政文化“导向力”

  边检站党委始终将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文化育廉、案例警廉、“禁令”护廉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廉政教育,弘扬廉政文化精神,切实增强廉政教育的导向引路作用。

  ——文化育廉,活化廉政教育形式。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党风廉政教育周”及“无违纪从我做起”专题讨论等活动。借助警官文化夜校时机,站党委常委每季度为官兵进行一次反腐倡廉教育专题授课,并适时组织官兵学唱“八荣八耻”等廉政歌曲。此外,鼓励官兵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党风廉政建设体会文章,深化廉政教育效果。自2007年以来,部队广泛开展争创“无违纪所队”活动,执勤业务一科、三科、二科先后被部局、总队评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

  ——案例警廉,增进居安思危意识。针对个别官兵廉政意识淡漠、缺乏警惕性、思想麻痹的实际,边检站将近年来部队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集中进行整理,从案件发生的特点、对部队建设的影响和发案原因教训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制作成汇编小手册下发部队,并组织开展多层次的讨论活动,深入剖析案件发生的原因,使广大官兵做到了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同时,在部队内部集中播放了《塌方后的反思》、《祸起特权思想》、《迟来的忏悔》等10余警示教育片。

  ——“禁令”护廉,架设廉政高压线。公安边防部队“四个严禁”、“八个规定”颁布后,边检站迅速组织官兵传达学习,要求官兵切实作到熟读熟记,入心入脑,并在站机关办公楼内制作“四个严禁”宣传板,在站局域网首页设定以“四个严禁”为内容的浮动标语,并将禁令内容制作成卡片,发至每名官兵,时刻起到宣传教育警醒的作用,并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敏感岗位、一线执勤官兵的廉洁自律教育,进行不间断地“廉政提醒”,时刻绷紧廉洁从警这根弦,严防违反廉政规定及“禁令”问题的发生。

  建强阵地,营造环境,切实增强廉政文化“渗透力”

  针对当前官兵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对于一成不变的廉政教育模式存有厌倦思想的实际,创新载体,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努力营造春风化雨式的浓厚氛围,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开展“读书思廉”活动。站里购买了《今镜百鉴》、《廉政中国系列丛书》等政治理论和廉政书籍共70余册,由文学沙龙牵头,将一些廉政文化的好书籍推荐给官兵,唤起官兵在自警、自省、自觉基础上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此外,组织官兵观看《信天游》、《突发事件》等多部廉政题材影片,通过影片中鲜活的人物及感人的事迹,在官兵中引起了极大反响,达到了净化灵魂、敲响警钟、鼓舞士气的教育目的。

  ——加强廉政文化作品创作。积极发动文艺骨干收集、整理官兵执勤执法、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并以普及廉政知识、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为主题,创作出了《彩铃声声》、《边关风雨情》等多部廉政题材小品。去年,总队“情系边关”文化下乡慰问演出中,选送的小品《边关风雨情》,受到了基层官兵的一致认可。——营造廉政文化大环境。在营区内放置了“廉”石和“正气”石,开展廉政文化主题书画摄影作品展览,组织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全站上下形成了学廉、思廉、促廉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官兵勤政廉政意识。

  延伸触角,深化内涵,切实增强廉政文化“影响力”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充分调动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力量去开展工作,扩大影响力,延伸监督触角,有效地解决队伍廉政勤政方面的问题。

  ——“家庭助廉”。充分发挥干部家属在助廉方面的亲情监督作用,着力构筑“部队、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保廉、倡廉、助廉”机制,着力解决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年初以来,站党委向全站干部家属发出100余份助廉倡议书,与128名干部家属逐人签订《家庭助廉公约》,广泛征求家属就加强队伍管理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准确掌握干部思想和行为动向,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干部8小时外监督管理中存在的盲区,促进了队伍安全稳定。

  ——“座谈议廉”。结合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聘请驻地党委、政府、联检单位领导担任社会监督员,通过每季召开一次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监督员对我站在秉公执法、文明执勤、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此外,积极参加“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口岸发展环境”活动,与绥芬河海关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联系配合办法》,增强与口岸联检单位的沟通协作,相互监督,共同推动绥芬河口岸行风建设。

  ——“短信传廉”。为丰富廉政教育形式,站纪委积极借助廉政文化这一载体,开展了“廉政短信送祝福,时刻提醒敲警钟”活动。活动中,全站官兵积极踊跃参与,共创作出了“守国门,让清风畅通无阻;树警威,抵浊流千里之外”“以“廉”持家,“节节”快乐;用“贪”度日,“狱狱”寡欢”等30余条精练生动、寓意深刻的廉政警句和短信。春节前夕,站纪委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将廉政短信群发到每名官兵手机上,号召官兵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争做廉洁自律的国门卫士。通过开展廉政短信编发活动,调动了官兵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

  ——“助困导廉”。将“扶贫助弱、奉献爱心”活动与干部廉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由绥芬河市爱心助学基金会主办的“爱在绥芬河”捐资助学活动,九名站党委常委分别与金恒基小学一名无助儿童结成帮扶对子,每人每年资助500元。几年来,全站官兵资助驻地高级中学、金恒基小学贫困学生14人,捐款、捐物达3万余元。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