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创三优 促发展]齐齐哈尔站前市场诚信为民
2010-12-25 13:31:2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站前市场的乡村笨猪肉摊位上摆满新鲜的猪肉。
市民在站前市场的摊位前抢购猪肉。

  东北网12月24日讯 (记者 李倩) “服务态度好,肉新鲜价格也合理的。我常来这买。”刚刚在齐齐哈尔站前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买完肉的朱大爷高兴的说。齐齐哈尔站前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以下简称站前市场)将“三优”活动精神具体贯彻到市场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建立健全市场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加强质量建设,强化管理。已经得到顾客和业户的一致好评。

  站前市场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农贸市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市场内共划分有7大经营区。经营商品有海鲜、活鱼、鲜肉、牛羊肉、干调、果蔬等30大类上万个品种。以活鱼、海鲜、肉类、干调批发为主项,以榛子、蘑菇、木耳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和纯天然食品为特色,实施批发兼零售的经营模式,已辐射齐齐哈尔市七区九县,外省市的黑河地区、吉林西部的白城地区、内蒙古和海拉尔地区,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农产品的集散地。年交易量24万吨,交易额26亿元。

  以前进市场“挽裤脚” 现在市场像“超市” 
 
齐齐哈尔站前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内景。记者 李倩摄
站前市场业户张大爷的海鲜摊位。

  在站前市场卖海鲜卖了20多年的张大爷忘不了10多年前,顾客来老市场买菜都要先挽裤脚的情景,那时地面都是脏水不好走,夏天蚊蝇满市场飞极不卫生。说起现在,老人一脸自豪的说现在的市场地上铺了瓷砖,还安了空调,简直就和超市一个样。

  张大爷的感慨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现在的站前市场主体采用全封闭、钢结构设计、经营区大理石防滑路面、不锈钢大摊床,公共卫生系统、24小时安全监控系统、广播系统、LED宣传、教育和培训系统等,购物环境更舒心了,也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物。

    站前市场经理王东透漏站前市场始建于1980年,当时只是一条街,商户也不过几十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99年在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市场迁移到现在的位置。2005年企业先后投资3000万元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首先针对各经营区不同的经营特点进行装修,铺设了大理石路面和排水设施,改变了过去的晴天一层灰、雨天一脚泥的状况。2006年到2008年又对活鸡、酸菜、干调等经营区进行增建和重新大幅度调整经营布局,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广播系统、管理人员对讲系统等。2009年9月到2010年7月重新调整了海鲜布局,扩大了海鲜经营摊位以及猪肉摊位等。

    据介绍,站前市场安排下岗再就业300余人,每年拉动农户8万多人,共有摊位600多个。站前市场积极树立市场形象打造企业文化,通过开展“三信三优”竞赛活动,进一步在内强管理、外树形象上下功夫,推进道德建设,增强了员工和业户文明服务意识。业户和市场的员工待遇是一样的,逢年过节市场都发放水果和礼品,还经常组织员工和业户一起春游。业户张大爷激动的说:“工作环境好了,工作起来心情也就好了,自然服务态度就好。”

  “五星级诚信市场”让百姓“吃得放心”

  站前市场经理王东说:“市场的发展光有良好的设施、良好的环境是不够的,诚信服务、货真价实才是市场生存和发展之本。”

  近年来,站前市场确立了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逐步建立健全制度百余条,拟定各种情况下的应急预案,从而规范了经营者统一着装,并针对行业特点对经营者及从业人员惊醒系统培训,同时还建立了经营者诚信档案,一旦发现业户销售三无产品,将通过诚信档案记录其不良销售行为并且市场将永不与其再签约。

  为了保证老百姓能吃上放心肉,站前市场还建立了“绿色通道”。鲜肉必须经过绿色通道进入市场。保证摊位销售的鲜肉都是手续齐全的合格产品。

站前市场的检测员在对送检的蔬菜进行检验。

  同时站前市场与市工商局共同购进价值达百万的检测设备。并聘请专业人员随时对市场内销售的生鲜食品进行抽检。让百姓买的称心,吃的放心。

  “新年就要到了,站前市场将努力为百姓们提供更多鲜活奇特的产品。”市场经理王东这样说。坚持诚信,站前市场不仅赢得了民心,还先后获得2007年省“五星级文明诚信市场”、2009年省“文明诚信五星级市场”、2009年国家农业部的“第13批定点市场”等荣誉。 

站前市场的LED宣传屏及猪肉绿色通道。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