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呼兰以水定城生态立城产业兴城 建都市新城区
2010-12-30 10:28:1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宝森 石宝林 徐柏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呼兰新城区一隅。

  黑龙江新闻网讯 呼兰区作为哈尔滨市的北大门、后花园、新空间,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一江四河”、纵横交错的地理优势,松花江跨江通道汇集点的交通优势,全国最大城市湿地——呼兰河口湿地的天然优势,结合哈尔滨“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新战略,全力打造富有北国风情,适宜避暑、度假、观光的冰城——哈尔滨都市新城区。

  优化区域结构拓展绿色生态空间

  呼兰按照“布局紧凑,弹性控制,建设新城,改造老城,产业互补,沿江开发”的发展战略,确定“一轴、两城、三带、四园”的空间结构布局,实现城市从“单中心”向域内“城、带、轴、园”全域发展模式转型。

  “一轴”,即以利民大道及哈肇路呼兰段交通廊道为空间轴线,打造城市产业群。产业发展分南北中三个方向:南部建设城市综合体,发展教育、科技、信息、行政、商务、金融服务区。依托利民开发区品牌优势,切合全市“北跃”战略,促进各类要素集聚规模发展,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业态;中部为哈大齐工业走廊核心示范区,全力建设现有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为基础的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打造结构合理、高速增长的产业经济密集区;北部是文化娱乐休闲商务区,创建文化创意、商务金融、休闲娱乐、旅游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江北文化娱乐休闲商务区。

  “两城”,由新城区、老城区共同构成联动体。新城区建成哈尔滨北部具有都市郊区化特征的生态宜居新城,及食品、医药制造业集群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老城区打造成集文化、商业、居住于一体的“双宜”功能区和立足全市、服务全省的交通、物流和仓储中心。

  “三带”,松花江沿江旅游产业带:呼兰河口湿地天然优势的松江湿地观光,月亮湖湿地景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呼兰国家级森林公园,将建成森林生态旅游、沙滩峡谷观光、水上休闲娱乐等6个旅游观光区;哈肇都市农业产业带长50公里、宽1公里,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呼白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带主要发展传统型规模农牧业,成为城市农副产品基地。

  “四园”,即农特食品加工、乳品制造、酒类和饮料制造等农牧食品产业链群的绿色食品产业园;在整合誉衡、三联、乐泰等存量资源的基础上,发展30家以上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依托大学城,推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集约化,建设13平方公里的科技教育产业园;充分利用老城区铁路货场、专用线和现有仓储设施等资源,辟建钢铁、蔬菜、粮食专业批发市场的现代物流产业园。

  实施产业转型 发展休闲旅游经济

  呼兰高瞻远瞩,把产业转型作为推进“水城”建设发展的实现路径,大力提高食品、医药主导产业集约水平的同时,着力培育旅游休闲、软件外包等新兴产业。

  休闲产业已启动实施,分为6个项目: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国际品牌产品折扣店、吉盛伟邦建材城、餐饮不夜城、温泉度假村等。项目占地200万平方米,投资30亿元、占地189万平方米的黑龙江广播影视产业园项目,投资34.2亿元的呼兰河文化生态创意园项目,由香港卓展集团与国际品牌公司投资60亿元、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的卓展商业综合体项目,打造江北首个商业街区的汇赢商业综合体项目,用地3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水上风情商业、创意产业基地、滨水花园酒店等,与大学城商业形成链式发展,可新增就业岗位2万余人。

  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粗具规模。呼兰现代服务业主要以地理信息产业园和亚星软件园项目为代表,总投资5.5亿元,年产值3亿元。一期工程完成投资9500万元,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现有40户企业入园创业。

  现代物流产业已见雏形。西钢集团进驻呼兰后,已经重新敷设了572延长米铁路线路,库存钢材容量7-8万吨,每天装卸能力在3000吨左右,西钢物流产业园已现雏形。同时,黑龙江省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基地空天材料产业园项目,正加紧建设,总投资5.1亿元,年产值5.5亿元。

  “以水定城”理念 建设北方避暑新城

  南有“博鳌”,北有呼兰避暑新城;冬有三亚,夏有月亮湾度假区。这是呼兰的远景。

  以“松花江为纲——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使呼兰以良好的区位、优越的禀赋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跻身大江北开发,更加紧密地拥入大哈尔滨的怀抱。

  呼兰抢抓建设北国水城样板区的机遇,打造水穿城、水绕城、水托城的“东方威尼斯”。拟规划开发的松江湿地避暑度假新城、月亮湖湿地景区和呼兰国家级森林公园,为建设“两纵、四横、十八湖”的北国水城丰富了内涵。2011年启动2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新建三家子超级堤景观大道和呼兰河第二大桥,同步推进清华大学教授村、清华“水创意园”等项目。

  为此,呼兰积极配建“一站三路四桥”等一批基础性城市重点建设项目。

  “一站”,即城铁北站综合体项目。目前铁路路基工程已经完工,征地拆迁进程过半,现正与国家和省、市部门就争取站前广场、商服分步配套,以及公交、地铁4号线站点同步建设等问题进行沟通协商。

  “五路”,即松浦大道北沿线呼兰段工程、百里生态长廊超级堤景观大道、北京路东延至松江湿地避暑新城道路、师大北路至天津大街打通工程、老城区至月亮湖旅游路。

  “四桥”,呼兰河大桥为拆除重建,新建桥梁长340米,宽12米,预计投资3000万元;新建呼兰河第二大桥,新桥为弓形斜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桥长200米、宽37米;投资6400万元建利民开发区内连接教育产业园与绿色食品园区的跨哈绥高架桥;朱家立交桥内主线道路长1.38公里,桥梁1115米,采用全互通立交形式。目前完成钻孔桩、管线和外围匝道工程的施工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