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在欣喜地观看带鱼缸的冰灯。万继耀摄
第37届冰灯艺术游园会上流光溢彩的冰灯作品。苏强摄
黑龙江新闻网讯 第37届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已经与游客见面多日,记者在兆麟公园采访,听到更多的游客评价都是“精彩”。据记者了解,本届冰灯的“精彩”之处在于那些游客看不见的东西,那就是环保的理念和节能材料的运用。
初创只是为游艺
5日,记者走进哈尔滨市兆麟公园,看见整个浏览区的景观恢宏大气、流光溢彩,每件冰雕作品都如鬼斧神工,灯光交相辉映,彩冰、声、光、电等展示手段将景区装扮得如梦如幻。
听本报老记者回忆,最初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是考虑到哈尔滨冬季漫长,冷天里市民们“猫冬”在家,业余生活非常贫乏,为了增添市民生活的色彩,当时的市领导号召市民参与冰灯游艺活动。1963年,在兆麟公园,人们用水桶等物件,注水冰冻后加工成一件件冰景,这就是最初的冰灯。当时,工、青、妇等部门响应号召参加了冰景的制作,当年全市有25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观美妙的冰景。这就是哈尔滨市第一届冰灯游园会。据说,当时的门票是5分钱,另有儿童票是3分钱。
初创的冰灯以蜡烛和电灯为光源,第二届普遍采用了电光源,那时的电灯都是白炽灯。第四届部分使用了彩色白炽灯和少量日光灯,还用彩色玻璃纸罩白炽灯增加冰景的色彩,以弥补彩色白炽灯的不足,同时首次将舞台灯光引入冰灯会。改革开放后,各种新式的电光源如霓虹灯、钠灯、碘钨灯、聚光灯、泛光灯、宇宙旋转灯等等陆续被引入,为冰灯会营造出万紫千红、有动有静、热烈火爆、扑朔迷离的氛围。
“灯”上打新主意
初期的冰灯,人们发挥有限的想象力,制作者甚至把家里游弋的金鱼和冰景放置一起,游人们倒是看得神奇有趣,怎奈这水里的小生命耐不住室外低温,让当年的创意无奈收场。早期的冰灯作品还有把一束束鲜花放入盛水的桶中,冰冻后形成彩色的鲜花冰景。
聪明智慧的哈尔滨人,不断升华和锤炼冰灯和冰雕制作技艺,冰灯艺术游园会的规模也一年比一年恢宏盛大。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主任王旭海介绍说,很多现代科技使冰灯艺术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近几年,采用了LED灯、环保彩冰、景观灯等,使冰灯艺术增添了表现力和美感,尤其是把LED灯运用于冰景中,与传统灯管各扮千秋,体现了低碳节能的时代特征,也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应用成果,这已经成为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独有的国家专利。
记者了解到,使用LED灯有四大好处:一是改冰景静态为动态且光可变幻出上万种颜色,二是解决了传统光源汞污染严重问题,三是节能,四是新光源设备可回收使用。
王主任说,现在冰灯制作过程中,一直遵循的是可控多变、低温环保、低消耗可回收的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追求丰富的表现形式,研制出不冻的水,要在天寒地冻的时候让水流动起来,形成流水、涌泉、瀑布,我们还要让生物多样性展现在博览会中,明年我们就会向游人呈现与冰景交融的活生生的小动物作品,这在现代科技时代已经不是问题,从而强化冰灯艺术的动感和与游人的互动功能。
冰灯艺术就是这样在与时俱进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