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0日讯(宋立群 刘伟 孙佳薇 记者曹曦)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全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的报告》、《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全省“三棚一草”改造工作情况的报告》,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省政府“三棚一草”改造工作进行了评议;7月,省人大常委会视察组视察了全省食品工业发展情况。按照监督法和省实施监督法办法的规定,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关于视察全省食品工业发展情况的报告》进行了研究处理,近日,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了研究处理情况的书面报告。
关于“三棚一草”改造
破解瓶颈科学规划普惠低收入群体
“三棚一草”改造中融资问题是制约改造工程的最大瓶颈。书面报告中关于扩大融资渠道问题中反映,我省利用当前国家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资金支持力度大的有利契机,加大了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力度。同时,加大了贷款融资力度,协调国家开发银行,落实煤城棚户区改造住宅建设所需贷款资金;协调各商业银行,对城市棚户区改造给予贷款支持;采取以宅基地为抵押,各市、县实行贷款贴息等方式,拓宽农村泥草房改造贷款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泥草房改造补助面由原来的9%扩大到30%,补助资金增加到5亿元,有效缓解了全省推进“三棚一草”改造的资金压力。坚持市场化运作,整合社会力量,吸收更多的企业参与“三棚一草”改造。采取政府部门包扶、组织相关企业提供优惠服务和技术指导等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农民自主建设家园的积极性。
关于提高整体规划水平,推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问题。书面报告反映,科学编制“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二五”规划,并将其纳入“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一是加强了全省第二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二是强化了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指导;三是严格规范了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建设;四是加强了勘察设计管理;五是深入开展了农房设计服务和指导。
报告还回答了关于落实完善政策,保证“三棚一草”改革工作均衡推进,进一步提高建设、管理质量水平等问题。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丰富文化工程满足农民精神需求
关于强化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认识。书面报告中说:我省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已经连续3年列入政府重点工作督办事项,并作为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已纳入《全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初稿)》。
关于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问题。书面报告中说: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10年9月,国家和我省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投入资金共计15470.94万元,已建成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支中心13个、县级支中心81个、村基层服务点9054个,实现村级基层服务点全覆盖。正在落实47个区级支中心、428个乡镇和186个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初步构建了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共建成农家书屋3270个,惠及农村人口774万人,覆盖面达到36%,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纳入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地电影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放映计划,建立放映网点,强力推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为我省全面实现2010年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书面报告还就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机制和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创制性立法等问题进行了答复。
关于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我省实施办法实施情况
纳入普法规划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关于进一步加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问题,书面报告中反映,要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把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我省实施办法纳入全省“六五”普法规划,利用“三八”妇女节、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和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以男女平等、尊重和保护妇女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农村妇女法制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依法保护自己的能力。全力推进“法律进校园”活动,要求各中小学校在教学中加入妇女权益保护法等相关内容,各高校要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专题讲座作为毕业生的常设课程,大力普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观点。
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女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书面报告中提出了具体措施,一是深入开展妇女就业再就业宣传工作,反对就业歧视,维护女职工平等就业权利;二是完善就业举措,拓宽妇女就业创业渠道,尽快出台《黑龙江省就业促进条例》,进一步完善我省妇女平等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政策法规;三是推进落实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自觉性,提高妇女的维权意识;四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仲裁工作,督促用人单位与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女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五是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同步推进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作,构建合理的生育保险制度;六是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七是尽快推进供热费“明补”进程,将供热费进行货币化补贴,从根本上杜绝热费报销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书面报告还就加强妇女权益保障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妇女参政水平和进一步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等问题进行了答复。
关于食品工业发展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
关于把食品工业作为“十二五”规划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问题,书面报告中反映,省相关部门在研究编制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食品工业作为全省5个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之一优先发展,并在纲要中提出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是:深入实施大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品牌战略,整合资源,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粮油加工、畜产品加工和特色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大省。引导企业联合、兼并和重组,着力培育10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20个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大集团,打造20个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重点建设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精深加工产业链,着力打造乳制品、肉制品、饮品和营养保健食品产业基地,大力推进东部和中南部水稻加工产业带、中北部大豆加工产业带、中西部玉米及乳制品加工产业带、中北部马铃薯加工产业带建设,把我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
书面报告还针对促进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食品加工产业链项目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问题作了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