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2日讯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通报哈尔滨市:经该部推荐,哈尔滨市群力新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荣获201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全球百佳范例称号。同时获此殊荣的国内另外5个项目分别位于广东省、山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由联合国人居署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市政府于1995年设立的“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旨在奖励在居住环境改善、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项目,每两年评选一次。去年6月,群力新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为201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申报项目后,联合国人居署信息办主任简·娜卡伊茹女士及官员维克多·蒙地先生专程到群力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群力新区的“规划先行”、“公众参与”等建设理念给予充分肯定。
占地面积1363公顷的群力新区原属城乡接合部,曾大部分被城市垃圾填埋场和大量小工厂、养殖场所占据,居民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建的房屋中,没有上水、下水、燃气、供热,没有城市市政道路,污染严重,环境恶劣。
近年来,群力新区在大手笔、高起点开发建设中,始终将“民生”、“生态”贯穿全过程:一个个瀑布、花园、景观构成的小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宜居家园;“蓝带”、“绿网”生态景观布局,也使“水清、地绿、天蓝、空气新鲜”的良好生态环境日益凸显。如今,按照“中国寒地水乡”的规划,3条水系、6个湖泊贯穿整个新区,12个公园、超过40%的绿化率、30公顷原生态湿地让群力的生态独树一帜。2009年,群力新区捧回了“中国人居范例奖”,成为我省2009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