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鸡西
搜 索
2010年鸡西市“民生工程”回眸
2011-01-12 11:18:06 来源:鸡西新闻网  作者:解广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鸡西市就业局积极落实国家民生工作的相关政策,免费为下岗职工开办厨师培训班。 记者 周军摄

  东北网鸡西1月12日讯 去年,鸡西市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解决民盼,采取有力措施,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全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26.2亿元,实现城镇新就业4.2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8.5%和33%,社会福利中心老年护理楼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7项医改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全部落实到位。

  过去的一年,全市已有18万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第一批2.36万名“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争取资金2.5亿元,将5万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批事关民生的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配建廉租房23.8万平米,为3.6万户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6900万元,为2398户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69亿元,城乡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走进鸡西市农村老年福利中心,西郊乡太阳升村86岁的五保户老人白宝荣和四五个老人正在活动室打牌,室外不远处一片开阔地上,白宝荣的老年朋友们正在一起锻炼身体……敬老院是他们共同的家,也是鸡西市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一个缩影。投资1800万元,占地近9000平方米,可容纳近200名无家可归儿童的鸡西市儿童福利院也已于去年投入使用,这个省内一流的儿童福利院成为流浪儿童的一处温馨、温暖的港湾。

  在“就医难、就医贵”已成为百姓最关注问题的今天。鸡西市以改善医疗条件为重点,积极推进医院建设,解决百姓就医难、就医贵的难题。目前已落实医改7项重大免费公共卫生服务。从去年年初开始,实行新农合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及时补偿工作制度,市辖六区参合农民在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在出院时就可直接领到报销和补助的医药费用。

  鸡西市始终坚持把教育和文化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确保教育文化的高投入。市第一中学新校址建设于去年6月初在鸡冠新区奠基并开工。去年全市计划新建教学楼、食堂、宿舍工程,共涉及10所学校12个项目,其中,7个在建项目中,第五中学教学楼、当壁镇中心学校食堂、职教中心实训楼、密山镇中心学校宿舍主体工程已完工。49所省级标准化学校“软件”已基本达标,全市56%以上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达到省级标准化建设要求。新建乡镇文化站18个、农家书屋150个、省级示范社区图书室9个。

  同时,鸡西市还加大扶贫助学和残疾人工作力度,已为1444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和526名高中贫困家庭住宿生补助了住宿费,为3352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补助了通勤费和伙食费。对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当年考取高校的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已经陆续推开。共先后为24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为500名贫困精神残疾患者每人发放了价值400元的药品、又为25名患者每人提供了3600元的住院医疗救助;加大了残疾人助学、教育力度,为111名残疾中小学生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拨付了6.3万元助学资金;落实“扶残助学制度”,拨付资金2.4万元。

  为真正提高居民的生活档次和水平,切实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鸡西市已陆续完成全天供水工程哈达至市区供水主管线复线、日处理3万吨净水厂新建及原有日处理4万吨净水厂改造工程,中心区52%以上楼房全天供水。大唐鸡西第二热电厂至市区供热管网工程开工建设,中心区供热调峰锅炉已建成使用,市中心区和虎林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营。交通网络建设发展迅猛。全市公路建设里程达1772公里,总投资达35.2亿元,是建市以来公路建设投资的总和。

  一项项为民谋福祉的民生工程、一件件为民所办的解难实事,让百姓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了快发展大发展带来的实惠。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