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鹤岗
搜 索
2010年鹤岗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01-13 11:15:10 来源:东北网-鹤岗日报  作者:柏长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鹤岗1月13日讯 2010年,是鹤岗市旅游业大跨越、大发展的一年;

  2010年,是鹤岗旅游知名度大展示、大提升的一年;

  2010年,是鹤岗旅游建设大手笔、大投入的一年。

  市委提出的“争先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胜地”,将鹤岗旅游工作提升到了与煤电化、农业产业化同样重要的战略高度;

  市委提出的“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水森林城市”,将鹤岗的城市定位确定在宜游上,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撑;

  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首届中国·黑龙江鹤岗国际旅游节,把鹤岗旅游成功推向全国,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地宣传了“界江之都、生态鹤岗”的品牌。

  2010年,鹤岗市民传播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旅游。目前,全社会发动、全民支持、全行业参与旅游发展的大好局面已经形成。

  决策让鹤岗旅游发展起来

  两年前,省委书记吉炳轩在鹤岗考察调研时指出:鹤岗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具有黑龙江独特魅力的边境山水风光,要真正把旅游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抓,组织人员认真研究,把这方面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搞活起来,兴盛起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吉炳轩书记关于发展旅游业的指示精神,围绕“城市创新转型,人民富裕幸福”的奋斗目标,2010年初,市委提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水森林城市”,树立鹤岗“界江游龙头,文化游鳌首”的旅游城市形象。

  鹤岗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以农业、林业、采掘业等资源型产业为主。为保证全市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扭转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的局面,寻找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具有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居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积极作用,能够成为鹤岗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突破口,资源型产业的接续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民生产业。

  于是,市委、市政府科学规划,把旅游业摆上了城市转型的战略位置。

  客观看龙江,生态是共同的最大优势,可是辩证地看鹤岗,界江是独特的资源禀赋。因此,打界江牌,走生态路,就成为鹤岗市发展旅游业的必然和现实选择。“鹤岗界江生态旅游集合区”被列为全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十大功能区之一,使鹤岗市旅游业发展的站位更高,定位更准,方向更明确,重点更突出,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带、两区、三镇、十景”的格局,构成了鹤岗市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一带是黑龙江界江风光旅游带;二区是水莲和嘟噜河湿地保护区;三镇是名山镇、宝泉岭农场、绥滨县城;十景是指龙江三峡、森林世界、浴日沙滩、鹤城之光、采金之路、民俗风情、普陀风光、古城追踪、北大荒情、红色旅游。在总体规划中包括基础设施和风景区、市区道路通讯电力供水设施规划、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总体规划体现出了权威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去年6月19日,市政府与黑龙江省旅游局、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政府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黑龙江鹤岗国际界江旅游节,展现了鹤岗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


 

  建设让鹤岗旅游兴盛起来

  攀登金顶山、游走兴龙峡谷、观赏红松母树林,2010年的这个夏季,在鹤岗市市民中掀起了爱家乡、游家乡的热潮。

  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发展鹤岗市旅游事业的冲锋号,全社会便掀起了强力建设、培育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精品旅游产品的高潮。按照规划先行、建设精品的思路,在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投入机制的同时,力求在优势资源的开发建设上有大的突破。据考察,鹤岗市具有山、江、平原、森林、冰雪、矿山、农场等多种旅游资源,山水景观雄伟壮美,夏季气温舒适宜人,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可以顺应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所以,将旅游业与文化、医疗、体育等产业嫁接,开发适应多元化需求的旅游新产品和新业态,进而占据避暑旅游、低碳旅游、自驾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等旅游业发展的新高地。目前,鹤岗市结合各种工程项目已累计投资12亿元,集“避暑乘凉、界江观光、天然美食、边境风情”于一体的界江生态旅游胜地快速发展,已成为黑龙江流域开发界江游资源基础最好、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地区。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如今,鹤岗市重点景区已粗具规模。鹤岗国家森林公园由细鳞河民俗风情园、桶子沟原始森林、金顶山龙掌岩石峰景区、十里河景区构成。其中,细鳞河是国家AAA级景区,是我省20个精品景点之一。AAA级景区名山岛,近年来,建设了沿江公园风景区、旅游接待中心、高尔夫练习场、浴日沙滩和水上游乐设施等,去年被评为全国100个最值得去的旅游景区之一。此外,鹤岗市旅游的大区域格局已经形成,不仅各区县纷纷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鹤矿集团、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省森工总局鹤北林业局等中省直企业,主动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完善了鹤岗市国家矿山公园、岭北矸石山生态恢复工程、宝泉岭尚志公园、北大荒展馆、宝泉岭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鹤北原始红松母树林、尚志广场、梧桐河漂流等旅游项目。目前,鹤岗市旅游景点特色非常鲜明,黑龙江流域博物馆,设自然、历史、民俗三大展馆,呈龙形框架自西向东排列,各馆之间用空中栈道、室内通道相连接,是我国唯一一家全方位展示黑龙江流域自然、历史和民俗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矿史馆,在东山万人坑阶级教育展览馆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建设了展示鹤岗矿工苦难史、创业史、发展史的矿山历史纪念馆。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桦春朝鲜族风情村,主要经营具有朝鲜族特色的餐饮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到这里品味美食,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金顶山龙掌岩石峰风景区,建设了石文化广场,上山的木制台阶,依山、傍水建设了金龙瀑布、天兽殿、兽王石、龙凤岩等,在那里可以欣赏树在石上长、石在林上生的奇特景观。金顶山景区是边创意、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去年6月份建成以来,接待游客10多万人。在大力建设旅游景区的同时,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特别是旅游节前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抢出了一个10万平方米的大型群众性休闲娱乐广场,彰显了“鹤岗速度”。

  宣传让鹤岗旅游响亮起来

  “不游黑龙江不算到龙江,要游黑龙江最美最近是鹤岗”的宣传口号,在今年叫得更响,喊得更亮。“龙江三峡、界江之都、生态鹤岗”成为这句宣传口号最有力的注解。

  去年以来,鹤岗市不断加强旅游市场开发和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宣传鹤岗的“大界江、大森林、大矿山、大湿地、大农业、大文化”,大力推介旅游产品,努力提高鹤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鹤岗市旅游企业纷纷走进了北京推介会、北方十省市旅交会,省政府组织的台湾推介会等系列节会,大力宣传鹤岗旅游优势和发展趋势。在哈洽会上全力打造了“界江游龙头、文化游鳌首”的旅游城市形象,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强化了精品产品的宣传。哈尔滨国际机场的大型户外广告,中央电视台旅游气象宣传,这种国家、省内、地区三点联运和节会、广告、线路三位一体的宣传方式,使鹤岗市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为了迅速叫响界江游品牌,鹤岗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黑龙江鹤岗国际界江旅游节。这次旅游节吸引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等30多家媒体到会,各级新闻媒体刊发旅游节目相关稿件1000多篇,图片500多幅。去年,鹤岗市加大力度争创“中国最佳山水文化旅游胜地”品牌的宣传推介,在国际旅游业管理协会、中国国际品牌协会、中国县域经济协会举办的“第二届旅游精品国际推广会”上,鹤岗市荣获“中国最佳山水文化旅游胜地”荣誉称号。

  据统计,预计全年鹤岗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9.03万人次,同比增长64%;旅游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270%;旅游创汇1024万美元,同比增长124%。

  鹤岗市去年旅游接待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大关,实现了鹤岗旅游热在首届中国·黑龙江鹤岗国际界江旅游节后的持续升温,再一次证明了鹤岗市实施城市创新转型、大力发展旅游业决策的正确性。目前,市旅游局正在谋划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已经完成了集散中心项目的可研报告,集散中心的项目建设资金正在招商中。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中计划建设旅游景观广场,除可以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外,还有助于提高城市文明形象和旅游形象,促进旅游业迅速发展,又可以增加政府税收与企业收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是一个重要的城市经济增长点。

  鹤岗市旅游脱颖而出,随着旅游业迎来国内外大市场,城市经济也将直接进入全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为鹤岗市城市成功转型塑造一个漂亮的身影。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