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月18日讯 17日,黑龙江省卫生工作会议在哈召开,此次会议对我省“十一五”卫生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十二五”卫生建设进行规划。记者在会议中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省卫生事业将进入加速快跑时期——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社会效益显著提高,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卫生发展最好最快时期。
据了解,2010年,我省对新农合、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搭建了“大医政”发展框架,并取得成果。其中新农合医疗方面,特殊重大疾病报销比例从以往的30%增至70%,再加上民政方面报销的20%,可达90%以上。目前,我省参合农民1400.8万人,参合率达到了98.8%,人均年筹资水平达到150.2元,居于全国前列。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全省城镇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达到了86.7%,我省人均期望寿命达到了73岁。同时,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15384例,免费为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71.37万人。全省36所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30所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20所医院开展10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试点,10所医院开展了电子病历试点。在全省三级医院设置65岁以上老年人专用服务窗口,做到挂号、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6个优先”,缓解了老年人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看病就医困难的实际问题。
基层医疗机构必须 配备使用307种基本药物
会议中,省卫生部门对2011年我省卫生工作进行了八项工作部署,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卫生保障。医疗改革作为八项工作部署的重头戏,据了解,今年3月底前,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必须通过省政府采购中心平台采购基本药物,必须全部配备使用307种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价销售。要加强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监管,省卫生厅将建立基本药物采购监管平台,加强基本药物采购、使用、销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向各级政府定期反馈信息。其次,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水平,使人均筹资达到200元左右,其中各级政府补助在160元以上。提高住院和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扩大补偿范围,将儿童白血病、儿童心脏病、残疾人康复项目、重症精神病救治纳入保障范畴。第三,2011年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提高到25元。另外,2011年计划再救治贫困白内障患者18000人。
加强职业病、传染病、突发事件预警
逐步完善市、县级职业病防治院(所)的建设,全面做好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完成国家煤工尘肺和锰中毒等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推进国家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和职业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同时,加强艾滋病、性病、肝炎、结核病以及流感、手足口病、出血热等传染病监测工作,确保病人发现率达到70%、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逐步扩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工作范围,开展儿童、青少年口腔疾病监测工作。完成省级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和地市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实现省与地市、省与国家卫生应急指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互联互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扩大基层卫生机构网络直报覆盖面。
综合医疗机构药品收入不高于业务收入比例的45%
省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多方面进行了严格要求:通过合理用药培训、处方点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评价、临床药师查房、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公示单病种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等一系列措施,原则上确定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控制比例:综合医院不高于45%,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不高于40%,肿瘤医院不高于50%,口腔医院不高于30%,传染病医院不高于50%,精神及其他专科医院不高于50%。另外,加强血液安全管理。保持自愿无偿献血率100%。同时,加强临床用药、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2011年底前,全省三级医院50%以上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建立区域电子病历数据中心和电子病历信息管理系统,以省级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为核心,提高共享效率。
“十二五”九项政策 推进医改惠民
会议中,省卫生部门还对我省“十二五”卫生事业规划共有九项重点任务:
公共卫生方面。建成省、市、县互通对接、快捷高效的三级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和覆盖全省的数字化专业健康教育网络。大幅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和标准,逐步扩大服务内容并确保覆盖全体居民。
医疗救治方面。全面推进县医院标准化建设,全省73个县级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大力发展康复医疗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设置1所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10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卫生所达到一般乡镇卫生院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继续提高新农合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人均筹资水平争取达到300元以上。门诊统筹覆盖所有地区。进一步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扩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围,特殊重大疾病报销比例从以往的30%增至70%,再加上民政方面报销的20%,可达90%以上。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面。增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根据诊疗范围和服务功能,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中医中药方面。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专科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发展现代中药。
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建立城乡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卫生人才方面。落实《黑龙江省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整体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服务、中医药、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各类卫生人才协调发展。
医学教育科研方面。支持医学疑难重症和生命科学研究,做好新技术评审与应用推广,加强医学职业教育,实现卫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建设卫生应急管理、新农合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基本药物管理、综合医疗管理、健康档案管理、电子病历管理、卫生行政电子政务八大信息网络,实现卫生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
最后,省卫生厅厅长赵忠厚说,五年来,我省经受住了甲型H1N1流感、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麻疹疫情暴发等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也妥善应对处理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十二五”卫生规划的开展,将近一步推动我省卫生事业的进步,为市民营造更舒适、安全、公正的医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