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月19日讯 2010年,宝清县委在实施“三培养”工程这一党委书记项目工作中,创新培育思路,强化培育措施,让“三培养”对象实实在在受教育、长本领,造就了一支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保障。
利用乡镇党校经常培育。充分发挥县、乡(镇)党校的作用,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致富能手和要求上进的村民纳入党校培养,按季度对全县“三培养”对象进行轮训,通过在党校和涉农部门聘请教师,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全面加强“三培养”对象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三培养”对象的综合能力。同时,县委结合农业生产信息、信访形势、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最新变化,随时对“三培养”对象进行培训。2010年,县、乡(镇)两级党校共举办“三培养”培训班50多期,培训“三培养”对象3600人次,通过系统培训,“三培养”对象与时俱进的能力明显增强。
外埠考察学习实地培育。宝清县充分发挥教学培训基地作用,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坚持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农村党员“走出去”参观学习、考察培训,把农村党员感兴趣的致富项目“请进来”。2010年,县委共组织“三培养”对象外出学习培训5次,通过异地“换脑”等方式,造就了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万金山乡农业场村党员李永贵,通过外出培训考察,在县农业局的帮助下,引进并发展了香猪养殖项目。目前,他养殖的香猪远销到陕西、湖南等地,年收入10多万元。
开办专业课堂创新培育。针对个别农村党员干部致富能力不强、带富水平不高、发展观念不新等实际情况,县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辟建了4个课堂。对于缺乏发展思路的,“专家课堂”送思路;缺乏管理经验的,“企业课堂”取经验;缺乏致富技能的,“乡村课堂”传技能;缺乏进取精神的,“外埠课堂”鼓士气。通过专业系统的教育培训,使全县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勇闯市场、开拓创新意识不断提高。2010年4月,县委组织全县145个村的“三培养”对象,参观考察了亨利村的蔬菜种植、庄园村的林果栽培、兴旺村的水稻育秧大棚,通过对比找差距,通过对比鼓干劲,通过对比促发展,用身边的真人真事真变化来增强农村干部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搭建创业平台重点培育。宝清县委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三加快”活动。即“先进村加快发展、中等村加快跟进、后进村加快转化”,保证政策、资金、项目适度向重点村倾斜,人财物向重点村集中,为重点村“三培养”对象施展才能、有所作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使他们的作用得到了最大发挥,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2010年,宝清县先后涌现出了养猪大户赵焕斌、致富带头人董月忠、农机大户李大春等37个创业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