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八大经济区”建设要在集约推进上下功夫
2011-01-19 15:32:02 来源:东北网  作者:省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 王亚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八大经济区”建设要在集约推进上下功夫

  省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 王亚军

省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王亚军。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我省“八大经济区”战略决策实施以来,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诸多困难因素影响,一些制约“八大经济区”建设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是:相关政策还不够具体,各地步调还不够统一,职能部门融入还不够到位,在扶持扶助点位方面还不够集中。只有形成拳头,集中点位,劲往一处用,才能营造磁场、打造磁极,带动发展。

  建议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集全省之力,在具备条件(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实力雄厚等)的市县(区)或区块集中力量建设工业集中区、打造产业集中区,走集中整合、集约发展之路。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政策要集约给。任何改革与尝试,起步阶段没有政策,推进不可能好,也不可能快;政策一视同仁、一刀切亦会顾此失彼,发展了这个,贻误了那个。在建设工业集中区、打造产业集中区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给予各市县(区)和相关行业政策支持,各工业集中区、产业集中区要形成各自的政策特色。特别是财税政策、审批权限要给予各市县(区)足够的灵活性,政策给予要直接由省到市、到县(区),消除一切可能的中间环节,审批能简则简,权限能放则放;对一些“领秀”市县(区)要在财政资金上解方面给予松绑,大幅降低上解比例,甚至全部予以减免或返还,为市县(区)减轻包袱、释放发展空间;政策要一股脑给到位、放到位,不能有丝毫吝惜。

  二是资金要集约投。建议将各项扶持资金、扶助资金、建设资金打捆发放,整合使用,切忌散芝麻盐、面面俱到;要加强银企对接,强力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探索形成金融克制机制和扭转金融信贷局面的巧妙、实际管用举措,改变信贷格局和银行放贷心态,调整各大银行在我省的吸储与放贷比例,确保将黑龙江人民的存款放贷在黑龙江,用在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上,坚决遏制一些金融机构做“二传手”,将吸储资金放贷至外省;要强化资金审计监管和收益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将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关键处。

  三是项目要集约管。要树立龙江意识,明确哪个市县(区)发展了都是黑龙江发展,哪个项目扎根了都是在龙江扎根。要集中收储、管理各类项目,按照“八大经济区”的产业布局与集中区的发展定向,向工业集中区、产业集中区统筹摆布项目,确定项目落地地点,科学建设项目,避免重复建设、无序发展、恶意竞争,着力形成目标导航、集中区领航、市县(区)随航、机制护航的集约式经济发展局面。

  四是机构要集约设。建议成立省经济集中整合、集约发展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产业划定、筹资融资、项目调配、审批验收以及建成后收益分配、指标统计等相关具体问题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市县(区)也应设立相应组织,负责协调、规划、审批、指标统计等相关事宜,确保集中区集中整合发展项目规范有序运作,项目引进市县(区)与项目落地市县(区)均衡受益。

  五是政绩要集约看。要将考核重点、工作导向建立在集中区建设上,改革现有的市县(区)工作考评机制,在项目的协调、对接、洽谈、引进、企业注册、责权划定、利益分配、统计口径、实绩考核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的机制,打破市县(区)脱离省里战略规划,引进、争取到什么项目就建设、上马什么项目的局面,尝试建立市县(区)招商引项、省里统一调度摆放、引进市县(区)与落地市县(区)按比例共享成果的工作模式。通过调整考核导向,激发调动市县(区)招商引项的积极性和服务全省大局意识,为全省发展储备积蓄项目,进而实现市县(区)经济与全省经济战略稳步推进、同步发展。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