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月20日讯 为了彰显嫩江县军、垦、民“区位”优势,释放嫩江县农、林、矿“资源”能量,这个县以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确定发展方向,定位发展战略,通过打造“三区”,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发展。
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经济区。
充分发挥嫩江县土地资源优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单位资源产出率。统筹军、垦、民各类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九三经济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和惠农政策,把提高粮食产能作为首要任务、推动产业化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现代农业保障能力,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培育新兴农业产业,以“非转基因大豆科技食品”为引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主导产业清晰、基础设施良好、科学技术先进、生产模式现代、示范作用突出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经济区”,使嫩江成为中国大豆产业振兴与绿色有机品牌的战略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的展示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松嫩平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打造区域一体化合作共建示范区。放大场县共建效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军垦民一体化发展,周边市县合作互动,省内外和国内外多赢共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开放性思维谋划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扩大嫩江发展效应,放眼于省内外、国内外,面向黑河口岸,连接哈大齐工业走廊,辐射内蒙和大兴安岭,建设黑龙江省西北部生产要素互动平台和产业合作发展基地,联通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发达地区,拓展港澳、俄、日、韩等国际交流空间,梯次推进区域开放、区域合作、区域融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开放开发。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共建,促进资源流动、产业聚集、科技共享、人才互用,打造开放开发、产业融合、互惠共赢、城乡统筹、全面协调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共建示范区”,使嫩江形成黑龙江省西北部区域发展中心,成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窗口,开创区域一体化发展良性互动、统筹协调推进的新局面。
打造大小兴安岭嫩江生态功能区。充分发挥我县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为主旨,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接续和替代产业,在国家实施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中凸显嫩江县生态保护效能,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功能区。要紧密对接国家实施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统筹规划开发农、林、矿三大资源,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绿色循环型经济,科学有序开发资源,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生态旅游业、特色种植养殖业、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业、清洁能源工业、东北特色药业、林木精深加工业等生态产业,做好造林绿化,加强森林防火,强化国有耕地管理,实施退耕还林,稳步推进生态移民,探索实践具有嫩江特色的“生态环境安全文明、资源深度培育开发、生态循环经济主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