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政协委员:提高基层孕妇产前超声检查意识
2011-01-22 20:06: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杨尚峰 李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政协委员田家玮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东北网记者 杨尚峰摄

  东北网1月22日讯(记者王蕊 杨尚峰 李楠) 近年来,我省胎儿畸形出生率达到6.5‰,超过国家平均水平,通过调查发现,有70%—80%的胎儿畸形来自于乡、镇以下基层孕妇。在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委员田家玮建议,我省应迅速提高乡镇基层孕妇超声检查意识,降低胎儿畸形出生率。

  随着超声仪器性能的提高及超声医生诊断水平的提高,胎儿严重畸形的产前正确诊断率可达到95%—98%。田家玮表示,在省内获得胎儿产前检查资质的三甲医院在日常筛查工作中发现,有70%—80%的胎儿畸形来自于乡、镇以下基层孕妇,而且都是妊娠晚期才来就诊。而城市孕妇的胎儿畸形则可在妊娠中期( 24—28周时)就能够被检出,进行干预治疗,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减少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精神负担,降低了胎儿畸形的出生率,有利于优生优育的国策。

  为什么农村孕妇胎儿畸形发现晚,而且许多畸形须到出生后才被发现呢?田家玮介绍说,通过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农村适宜技术推广》课题组到省内14个县、镇、乡医院进行胎儿严重畸形产前诊断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现,广大基层孕妇及家属对胎儿在整个孕期需进行3—5次超声检查缺乏认知、缺乏这种意识,认为早孕和出生前各做一次就够了。在基层医院的超声医生也存在问题,对胎儿畸形的图像不认识,检查过于简单,只看一下有无心跳、有无颅骨光环就认为是正常的,对严重的胎儿畸形超声特征没能掌握。以上原因造成了省内胎儿畸形的出生率达到6.5‰,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田家玮表示,课题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包括办班、进修、下去讲座,甚至手把手的对县、镇、乡基层医院的超声医生进行了“传、帮、带”,使他们对卫生部规定的六大畸形的超声诊断特征有了初步或较熟练的掌握。但毕竟老师人数有,所到之处的乡镇数量有限,对我省广大地区和医院存在问题的解决只是杯水车薪。

  为此,田家玮建议,各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借助各种媒体、政府相关部门的科普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村、乡镇居民对胎儿产前检查的知晓率,主动接受检查率。通过省卫生厅对各级医院尤其是乡镇以上医院的超声医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和产前诊断中心建立密切联系,继续搞好“传、帮、带”工作,提高我省胎儿畸形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和诊断率。

责任编辑: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