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3日讯 目前,哈尔滨市很多餐厅、酒店等公共服务场所都推出了代客泊车业务。我们这里所说的代客泊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代客泊车,而是通常的酒店停车场都不是很大,在晚间饭口很多客人的车都停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在客人分时段离开时必然会有车挡路。这时为了不打扰顾客就餐,酒店的工作人员(往往是保安)只是向正在就餐的顾客索要车钥匙,自行把车挪开给其他客人让路,在停好车后再把钥匙还给客人。
表面上看来这个服务很周到,既挪开了车,又没有打扰顾客就餐的雅兴。但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餐厅、酒店等公共场所推出的代客泊车业务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泊车者大多是保安或服务员,驾驶技术是否娴熟、有无驾驶证都无从考证,另外如果出现车辆损坏、丢失,或者车里的物品丢失,谁来负责?
代客泊车车被刮
“您好,你的车需要挪动一下!”日前,市民王先生开着自己的丰田RAV4越野车,陪家人到位于赣水路与嵩山路交叉路口的一家酒店吃火锅。他和家人刚坐下,一名佩戴餐厅工号牌的男子告诉他,他的车需要挪动一下。没多想,王先生就将车钥匙交给该保安。可10余分钟后,保安还没送钥匙回来。王先生叫来服务员,服务员将王先生叫到大厅。大厅经理满脸歉意地告诉王先生,保安在挪动王先生车的时候将车尾部撞到了墙上,后保险杠被撞裂。保安知道惹了祸,把钥匙交给大厅服务员后就跑了。酒店方面也表示责任在他们,应该由他们来赔偿。但是双方就去4S点修理还是去酒店方指定的修配厂修理一事,却无法达成一致。
日前,袁女士过生日,她兴致勃勃地约上亲朋好友,来到道里区的一家餐厅庆祝。晚上6点半,袁女士开车到饭店门口,一名酒店保安上前告诉她可以“代客泊车”,把她的车停进附近的地下停车场。袁女士特意询问对方是否有驾照,得到肯定答复后她将车钥匙交给了保安。谁知她刚上楼点完菜,一名餐饮部的经理匆匆找到她,“你的车碰到了,快下去看一下。”她忐忑不安地下了楼。在马路上,袁女士看到自己的爱车“受伤”严重,车左后部凹陷进去,后挡风玻璃已经震碎,左后车灯被撞掉。保安解释在下转弯口车速过快,不小心将车子撞到了墙上。当天交警进行勘查现场后,认定是驾驶员方负全责,同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袁女士,这次事故修理费大概在五六千元左右,“我的车子是新车,开了不到半年,撞得那么厉害,酒店应赔偿其他的费用。”袁女士心痛地说。离开酒店后,袁女士委托弟弟继续与该酒店进行协商。该酒店的部门经理董先生告诉记者,事故的责任在于店方,事发当时,店方也同意赔偿相应的维修费用,但与袁女士所要求的赔偿金额差距较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董先生表示,能理解袁女士的心情,既然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希望通过第三方仲裁的方式解决,当然也不排除继续协商。如今事情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双方仍旧未协商出结果。
据了解,由于代客泊车引发的纠纷或事故不在少数,对于泊车期间车辆发生的刮擦、丢失等问题如何赔偿,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一旦发生纠纷很难解决。
出了事故谁负责
记者从哈尔滨市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如果代客泊车发生车祸后,保险公司只负责为车辆定损,并不负责事故赔偿,赔偿责任由服务单位负全责。平安保险车险理赔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商业车险本可对非车主本人驾驶造成的事故进行理赔,但商业车险同时规定,这类事故必须是“被保险人允许合格的驾驶员驾驶车辆”。保险公司认为,车主接受代客泊车服务,相当于变相允许他人驾驶车辆,但如果泊车者没有驾照,这类保险事故商业车险不赔。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餐馆和娱乐场所均以和顾客没有签订保管、理赔条款而明确表示不会对车辆丢失或损坏给予赔偿。一位餐馆负责人说,代客泊车作为商家的自发服务成本不小,如果照单全赔,餐馆承担的风险太大了。所以商家为了减少风险,便将代客泊车转变为引导泊车,由车主按照泊车员的指令开车。一般由泊车员坐在副驾驶位,指示车主行车路线与方位。
对于无证驾驶的代泊人员,又会面临怎样的风险呢?虽然目前相关法规对于代客泊车并无明确规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泊车过程中驾驶车辆时必须持有驾照。一位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没有经过驾驶培训、取得驾驶证的人员代客泊车时,不仅面临车祸的风险,还违反了相关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法》有关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罚款数额在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拘留15天以下;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车主也要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如果在代客泊车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泊车员作为驾驶员,要负主要责任,酒店或其它娱乐场所作为管理单位,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律师认为,虽然有些餐厅并未张贴“代客泊车”的标识,但其保安人员佩戴了该餐厅员工牌,说明保安人员代客泊车的行为已经得到了餐厅的认可,实际上他们(餐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的是有偿的(以消费为前提)保管合同关系。陈律师说,作为提供泊车服务的商家来说,工作人员的代客泊车行为是属于职务行为。一旦出现事故,泊车员和单位之间的主次责任,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进行分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消费者一旦因代客泊车造成损失,服务场所应承担赔偿责任。但目前代客泊车基本上属于服务场所的自发行为,发生问题,往往只能靠当事双方协商解决。因此车主需提高防范意识,接受服务时应谨慎,将车交给泊车员前,应查看泊车员的驾驶证,或向饭店索取车辆代泊凭证。
代客泊车待规范
据了解,在目前代客泊车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的情况下,车主和餐馆一旦发生纠纷,车主往往很难出具证据。因为在交钥匙时,一般车主都不会对车况、车内财物进行证据保全,因此丢失后根本无法举证。即使同车人员可以提供证人证言,但这些证据也会因证人和车主可能存在利害关系等原因失去效力。对于公共场所屡次发生保安人员通过实施代客泊车而发生的各类侵权事件,业内人士建议,餐饮娱乐场所应规范好代客泊车制度,如规范服务流程:统一对车钥匙进行管理、安装摄像头监控等。还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选配具备资质的司机担任“泊车员”,以减少纠纷。
律师建议,消费者到饭店就餐时,最好自行泊车,如果需要饭店代为泊车,一定要索取盖有饭店公章的停车牌证作为证据。泊车前最好要求代为泊车的工作人员查看车辆,将车况、车号、车型在有效凭证上进行描述。同时,顾客最好不要将财物放在车内和后备厢里。一旦发生失窃事件,消费者对车内丢失物品的举证十分困难,也很难得到相应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