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3日讯 (通讯员王月迪) 在元旦和春节到来之际,牡丹江市举行了“双节救助”活动,财政拿出810万元对贫困家庭进行生活救助。接过救助卡的低保户王玉兰高兴地说:“感谢政府送给我们这么好的新年礼物。”
经过几年追赶跨越式发展,牡丹江市2009年财政收入实现三年翻番。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市不断加大民生改善力度。2010年该市全口径财政收入86.4亿元,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55亿元,充分让百姓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生活得更加幸福。
元旦期间,牡丹江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曙光新城二期居民楼里,一片祥和幸福的景象:回迁的居民在自家的新房内看电视、包饺子,爽朗的笑声不断。去年,牡丹江市在棚改模式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原有政府主导、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捆绑式开发、市场化运作、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配建相结合等五种模式推进的基础上,又新开创了市局共建模式,即由市政府与铁路部门强强联合,由政府负责项目前期及动迁、拆迁工作,由开发单位和铁路开发单位带资建设,有效缓解了征地难的局面。2010年,该市投入资金9亿元,共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200.13万平方米,改造项目88个,涉及动迁户2.5万户,棚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去年9月下旬,牡丹江市出台并实施了《牡丹江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担保小额贷款实施意见》,在优化运作模式、简化贷款程序、提高发放效率、扩大贷款范围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助推15000多人创业。此外,在原有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基础上,将残疾人和其它城镇失业人员全部纳入小额贷款发放范围。最高可贷款5万元,在全省同类城市中最高。
为114个非物业管理小区找到“管家”,改变脏乱差的环境;为610个困难家庭提供廉租房,1.6万户低收入家庭得到住房补贴;新开发公益性岗位5153个,新增投入2.46亿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金……2010年,牡丹江市以30件“利民实事”为载体,在住房、就业、医保等方面给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温暖民生答卷”。今年,牡丹江市财力将向民生进一步倾斜。继续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困难家庭的救助标准;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建公租房;提高保洁人员待遇,治理脏乱差,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