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  教育就业图片
搜 索
2011年哈尔滨市中考备考全攻略 顶尖名师分析命题变化
2011-01-24 15:09:27 来源:生活报  作者:吕晓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23日,“2011年中考名师公益报告会”在哈市八一宾馆举行。此次报考会会聚了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五大学科的哈市顶尖名师、中考命题预备人员,根据刚刚出炉的“2011年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考试说明”,现场解析中考命题变化、指明中考命题方向和备考策略。未能领到票到现场听讲座的考生可登录生活知道网(www.shzhidao.cn)观看报告会视频。

  数学 “考试说明”是命题之纲

  指导名师:哈市第69中学副校长、国家级数学骨干教师韩树雷

  从2011年中考命题的趋势来看,教材仍是考试命题之本,试题只是数字变化一点,所以说要注重看教材的定义、概念、性质、运算法则、例题、习题等。

  “考试说明”是命题之纲,应从四个方面来了解“考试说明”。一是了解考查的知识层面。二是看哪些知识点是灵活运用的。三是对考试说明给出的中考类型题,要一一仔细阅读。第四要看“考试说明”中列举例题的书写格式和步骤,这个阶段至少要看三遍考试说明。

  备考策略:夯实、专项、强化三阶训练

  数学学科备考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夯实基础,一月份到三月末是夯实基础最关键时刻,一定要按照知识块进行复习。比如数、式、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概念和统计,还有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的全等、四边形、圆、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等。

  注意:不要做过难的题,要注重教材,教材上的例题有必要复习。

  第二阶段复习就是按照题型专项训练,总体分为三块,选择、填空、中等题(从21题到26题),综合题(27题、28题)。

  今年四、五月份是最后的综合强化训练阶段,应按照中考的题型进行强化练习,如果哪一个题型答不好,就专门做哪道题。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专练难题。

  假期这段时间至少做50套填空和选择题,一套题20分钟,每天可做两套。建议建立错题本,把每一次月考中你错的每一个选择和填空题都记在本上,自己回家训练。

  每次做模拟试题,建议选择和填空题平均1分钟完成一个,给27题和28题留出充足的答题时间,大约留一个小时的答题时间,否则容易答不完题。考生在答中等题时,书写格式一定要规范,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卡规定的方框内。

  物理 设计性实验题会增多

  指导名师:省物理学科中考命题员、哈市萧红中学物理高级教师陈伟东

  2011年中考物理命题将更加注重物理思想的形成,重视实验过程的考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复杂试题将简单化,简单试题将灵活化。命题的方向不回避核心知识点和热点问题。将避免出现计算量大、偏难、偏怪的题目。

  从这两年中考的实验考查情况看,今后的设计性实验题会增多,但难度不会加大;对实验过程的考查应占有一定比例;各种仪器的使用应当占有一定份额。

  备考策略:掌握10个重要知识点

  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最近几年都在80%~90%左右,对10个重点知识点的覆盖率则为100%。这10个重点知识是: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力的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学生要对每个部分中的知识,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如:复习速度这一知识点,可以把思想方法迁移到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等其他物理概念中。

  近几年来,中考物理中实验考核的分值在上升,在实验中,学生尤其要注意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的作用和选择、操作步骤,观察分析现象,分析归纳结果。

  考生复习阶段应做到关注自己:例如体重、身高、密度、体积、正常步行速度、正常体温、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压强等;关注周围:例如课桌多高、一层楼多高、一只鸡蛋质量多大、家用电器功率多大、小轿车速度多少、保温瓶容积多大、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指甲刀、自行车、白炽灯泡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等;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露水、霜的形成、冬天水管容易破裂等;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例如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光污染、人工降雨、航空航天、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


 

  语文 中考命题有四个变化

  指导名师:哈市中考语文命题预备人员、第49中学高级教师胡涛

  2011年中考语文学科的命题原则是强调积累、突出读写、鼓励创新。从2011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来看,语文学科的命题出现四个变化。

  变化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增删各两篇:新增《小石潭记》《孟子二章》,删去《三峡》《鱼我所欲也》。

  备考策略:对于新增的篇目,考生不要盲目认定它对中考有何特殊意义,按照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的考核要求来扎实把握。

  变化二:积累与运用部分考点有增有删。增加的考点:考点6“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以帮助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考点7“了解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常用修辞方法,体会他们在语境中的表达效果。”删去的考点:2010年语文升学考试说明积累与运用部分,“能对语言材料提供的信息设计一个专题的研究方向,并能把研究步骤简单列举出来。”微调的考点:考点14在2010年“能识记推荐阅读名著中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加上若干名著篇目“如吴承恩《西游记》等”。考点15在去年“能准确地背诵、默写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的前提下加上“并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备考策略:增加的语法与修辞关键在运用;名著考核要求表述更具体化,学会梳理名著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等,做到心中有数;忌死记硬背,有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变化三:阅读部分有微调。基本考点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备考策略:关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联;关注整体感知与细部探究的结合;关注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关注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变化四:作文题型有所变化:在2010年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二选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命题作文这一形式。命题作文命题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直接命题”,如《寻找平衡》《与责任同行》;二是“比喻命题”,如《脚印》《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三是“配提示语命题”,即提供材料或者提示语,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后,再按要求作文;四是“选择命题”,即同时提供两个或多个作文命题,留有选择余地。

  备考策略:审题要准。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如:《我最爱这里的风景》《最好的奖赏》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如《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比喻意义、引申意义。选材要精“小题大作”,如《散步》、《走一步再走一步》;“大题小作”如《幸福是一种体验》、《瞬间=永恒》。内容要丰:文章的内容要实在,写记叙文,最好要有一个小而精巧的故事核,通过它来吸引读者,揭示主旨。写议论文,通过典型丰富的事例、道理论据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结构要明:明晰的结构首先体现在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其次是详略分明,重点突出;三是有一个线索,一线串珠,珠珠闪亮。还应做到感情真、语言靓。

  英语 增加能力考查主观题

  指导名师:哈市中考命题预备人员、第69中学英语教师丛林

  从2011年“考试说明”来看,2011年英语试题命题依据、考试形式和结构、试题难易程度不变。考试范围出现微调,考生手中的《考试说明》明确列出了1818个单词(比去年多了209个)和232个短语(比去年多了90个)、19个语法项目、11个功能意念项目和24个话题项目。题设微调,在题设中增加可考查能力的主观题。将重点考查词汇运用能力、句子理解能力、语篇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旨在考查词汇的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推理、归纳、总结及运用语言的能力。2011年中考英语试题更加突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加强试题与社会、试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备考策略:做好整理 阅读写作不放松

  浏览近几年的中考题,不难发现中考英语题目中相当一部分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考生每一次课前首先要把基础知识的“功课”做足。

  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复习和训练。阅读、写作在最后一段时间不能放松,考生应该每天读一两篇文章。听力方面,考生坚持每天听10至15分钟就可以了。

  课后做好四个“整理”:整理错题本:自己不明白、不准确的都要做一个记录,得到正确的解答后过两天,拿出来再做一遍。整理作文素材本:作文15分要在可读性上下功夫,中考前,认真对待考试说明上出现的话题,搜集素材加以整理。整理试卷和笔记,可以及时在上面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点。

  化学 生活化 情景化题目增加

  指导名师:哈市中考命题预备人员、第17中学高级教师孟晓燕

  2011年中考将出现以下变化:一是增加灵活多变的题型和有梯度的问题,实验探究题可能成为试卷中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二是生活化、情景化的题目还会增加,会超过试题总数的85%。重要知识及原理等都会成为中考的重要考点。

  备考策略:联系社会生活 分三轮复习

  课程改革后中考化学考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联系实际,复习的同时应关注社会热点,捕捉新信息,了解科技前沿问题,关心家乡建设、环境保护,这些都可能成为命题素材。

  考生从现在开始,进入三轮复习。第一轮:吃透教材,抓住要点;第二轮:专项复习,逐个突破;第三轮:模拟训练,评价反思。第三轮应该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了,其目的就是查漏补缺,体验临场感受,发现自己的弱点,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考生在这个阶段应该有几本全国各省市近几年中考试题汇编。设定标准时间,进行自我模拟测验,特别要注意:自己评分应严格按评分标准进行,不仅要看答案,还要重点看采分点。答题时做到语言简练,答题严谨。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