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9日讯 在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同时,牡丹江市对外贸易重又回到快速发展的轨道。2010年,牡丹江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实现90亿美元,同比增长71.8%,进出口绝对值和增幅在全省13个地市中均列第一位。其中,出口实现40.3亿美元,进口实现49.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1%和82%。
2010年,牡丹江市对俄进出口总值实现45.5亿美元,同比增长43%,占全省对俄进出口总值的61%,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实现24.9亿美元,进口实现20.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8%和49%,各占全省总额的58%和64.6%,对俄贸易大市地位进一步巩固增强。牡丹江市对俄贸易呈现重点突出、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年,牡丹江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实现45.4亿美元,同比增长一倍,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0.4%;边境小额贸易实现35.3亿美元,同比增长43%,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9.2%;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实现3.8亿美元,同比增长2.8倍,占进出口总额的4.2%,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工贸易实现2.1亿美元,同比增长19%,占进出口总额的2.3%,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在2010年,与牡丹江市开展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69个。其中,与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贸易额实现19.1亿美元,同比增长88%;与欧洲4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贸易额实现48.8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与非洲4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贸易额实现16.5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与北美洲2个国家开展的贸易额实现2.9亿美元,同比增长76%;与大洋洲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贸易额实现4994万美元,同比增长58%;与拉丁美洲2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贸易额实现2.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
在境外园区的拉动下,牡丹江市主要商品出口大幅增长。2010年,我市鞋类商品出口达8.9亿美元,同比增长58.3%;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达8.89亿美元,同比增长57.8%;家具出口达9160万美元,同比增长17%。受“康吉”、“华宇”、“跃进”等境外园区和对俄合作企业拉动,去年全市共向境外园区出口鞋靴零件、农机具、木制品加工设备等5亿美元,拉动出口增长19.5个百分点。
2010年,牡丹江市原油进口339万吨共19.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1%和132%;成品油进口218万吨共10.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一倍和1.4倍;原木进口413万立方米共5.4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和增长5%。在进口产品结构中,原油、成品油等能源产品进口快速增长,成为拉动进口的主要力量。去年,原油、成品油进口占全部进口总额的59.8%,比上年增加进口17.1亿美元,进口增量拉动进口增长62.6个百分点。